狄仁杰奉旨出使突厥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神都的朝堂内外漾开层层涟漪。各方势力目光聚焦,心思各异。而在这诸多目光中,有一道来自帝国名义上的储君——太子李显。
出使前一日,依照惯例,狄仁杰需入宫面圣,聆听圣训。然而,在前往万象神宫的路上,一名内侍悄然拦住了去路,低眉顺眼地传达了一个意外的邀请:“狄阁老,太子殿下于东宫备下清茶,望阁老移步一叙。”
狄仁杰目光微动,心中瞬间转过数个念头。太子李显,自被召回神都复立为太子以来,一直处于其母武则天的巨大光环与严密掌控之下,行事颇为低调,甚少主动结交外臣,尤其似他这般身居高位、深得女帝信任的重臣。此番邀请,用意何在?
“有劳内官带路。”狄仁杰面色平静,随着内侍转向东宫方向。
东宫,丽正殿。
相较于万象神宫的恢宏与威压,东宫的陈设显得更为雅致,却也隐隐透出一丝难以言说的拘谨与压抑。太子李显身着常服,坐于殿中,见狄仁杰入内,竟起身相迎,态度颇为谦和。
“狄阁老不必多礼,快请坐。”李显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亲自示意狄仁杰落座,“闻听阁老不日即将北行,深入虎狼之地,为国操劳,孤心甚为感佩。”
“殿下言重了。”狄仁杰躬身施礼后,方谨慎坐下,“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言劳。”
内侍奉上香茗,氤氲热气模糊了李显略显苍白和疲惫的面容。他挥退左右,殿内只剩下他与狄仁杰二人。
“北地苦寒,突厥人生性彪悍,更兼那阿史那匐俱狼子野心,阁老此行,艰险异常啊。”李显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真诚的关切,“孤虽居深宫,亦知边境安宁关乎国本。阁老身负皇命,定要万事小心。”
“谢殿下关怀,臣自当谨记。”狄仁杰应对得体,心中却在细细品味太子每一句话背后的含义。
李显端起茶盏,指尖微微摩挲着杯壁,似乎有些犹豫,片刻后,方压低声音道:“狄阁老,孤知你乃国之柱石,忠心体国。有些话,或许不当讲,但孤……心中着实忧虑。”
“殿下但讲无妨,臣洗耳恭听。”狄仁杰神色不变。
“母皇年事渐高,虽天威浩荡,然国事繁巨,难免操劳。”李显的话语十分含蓄,但指向已然明确,“孤身为太子,却不能为母皇分忧,常感愧怍。如今边境不稳,朝中……亦需稳定。阁老此番若能顺利化解干戈,不仅是为国建功,亦是……稳固朝纲之举。”
他顿了顿,目光恳切地看向狄仁杰:“孤别无所求,只望阁老能体察时艰,以国事为重。无论外界风云如何变幻,我李唐江山之根本,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