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通过暗中比对宫内多名内侍的排班记录和身形特征,逐渐缩小了范围,锁定了几名可疑人选。其中一人,在柳氏出事当晚,恰巧告假外出,且其右手手背,确实有一道陈年刀疤!此人在一位权势显赫的武氏亲王宫中当差!
线索越来越清晰,指向了武氏集团的核心圈层!那位“贵人”的身份,几乎呼之欲出!
第三日,狄仁杰并未急于抓人,而是将所有证据链仔细梳理,形成了一份逻辑严密、证据扎实的密奏。他深知,此案查到此处,已不仅是简单的刑事案,更是一场政治较量。如何呈报,至关重要。
傍晚,狄仁杰请求单独觐见武则天。
紫宸殿内,灯火通明,只有君臣二人。狄仁杰将密奏呈上,然后垂首肃立。
武则天仔细阅看着密奏,脸色越来越阴沉。密奏中,狄仁杰详细陈述了调查结果:凶手确为某武氏亲王宫中的管事内侍,因得知柳氏藏有涉及前朝旧事和太子隐秘的玉佩,遂起歹意,企图夺宝灭口,在鬼市以恐怖手段逼问柳氏,致其惊厥身亡。证据链完整,人证物证俱在。
然而,密奏的结尾,狄仁杰笔锋一转,并未直接要求严惩那位武氏亲王(尽管其纵容或指使的嫌疑极大),而是强调此乃该内侍个人贪念作祟,胆大妄为,并建议以此为由,整顿宫闱,肃清不法,同时厚恤柳氏,安抚宗室。
武则天看完,久久不语。她何等聪明,岂会不知狄仁杰的良苦用心?狄仁杰查清了真相,却给了她一个最大限度维护皇家体面、避免政局剧烈动荡的处置方案。他只追究直接行凶的内侍,而将可能涉及的最高层人物轻轻放过,这是臣子的智慧,也是对朝廷稳定的维护。
“狄卿,”武则天放下密奏,语气复杂,“你辛苦了。此案……就依你所奏办理吧。将那恶奴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至于其他……朕自有考量。”
“陛下圣明。”狄仁杰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他知道,武则天接受了这个处理方式。那位武氏亲王或许会受到暗中训诫或权力制约,但不会因此案而被公开打击,这避免了武氏内部的激烈反弹和李武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至于那块完整的“龙凤呈祥”玉佩和紫檀木盒中的密信,狄仁杰在密奏中只字未提。那是另一个层面的秘密,或许永远埋藏于历史尘埃中,才是对所有人最好的安排。
退出紫宸殿,夜色已深。狄仁杰仰望星空,长舒一口气。鬼市新娘案,至此终于了结。柳氏得以伸冤,真凶伏法,而一场可能引发的政治风暴,也被消弭于无形。
然而,他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一丝淡淡的疲惫与沉重。在这权力的巅峰,真相往往需要让步于平衡,正义的伸张,也需要讲究策略与时机。
回到府中,李元芳与曾泰迎上前来,关切地望着他。狄仁杰微微一笑,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案子,结了。”
他没有多说,但两人都从狄仁杰的神情中明白了结果。三人默默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神都的夜,依旧繁华。一桩离奇的命案悄然落幕,但其背后揭示出的权力暗流与人性的复杂,却永远留在了狄仁杰的心中。他知道,只要这皇权依旧,这神都的暗夜之下,便永远不会缺少新的谜团与挑战。而他的使命,便是守护这朗朗乾坤,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迷雾等待他去驱散。
(鬼市新娘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