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柳暗花明(1 / 2)

太平公主府之行,虽未找到直接证据,却让狄仁杰更加确信,公主府武环运案乃至更大的阴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太平公主的态度暧昧不明,那句“看得太清,未必是福”的警示犹在耳边,加之皇帝对公主的维护,使得调查难以深入。十日之期只剩下最后三天,压力如山。

狄仁杰回到府中,闭门不出,将所有的卷宗、证物、口供再次铺开,试图从纷繁的线索中找出被忽略的细节。李元芳和曾泰侍立一旁,不敢打扰。

“香料……公主府……隆盛货栈……西域商队……胡四……周奎……管家……”狄仁杰的手指在案牍上缓缓移动,口中念念有词,“这一切,似乎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运转。这个中心,能调动如此多的资源,能精准地把握时机,能毫不犹豫地刺杀亲王……绝非等闲之辈。”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块从醉仙楼得来的香囊残片上。宝相花纹,蜀锦……他拿起残片,走到灯下,用放大镜仔细观看那刺绣的针脚。忽然,他发现了一处极细微的异常:在宝相花的一片花瓣边缘,绣线的颜色与整体有几乎无法察觉的差异,而且针法也略显生涩,不似宫廷绣娘那般均匀流畅。

“元芳,你立刻去将神都最好的几位织造和刺绣匠人秘密请来,不要惊动旁人。”狄仁杰吩咐道。

夜深人静时,几位年迈的匠人被悄悄带入狄府。他们仔细查验了那块残片后,其中一位专攻蜀锦的老匠人开口道:“阁老,这锦缎确是上品蜀锦无疑,但这刺绣……虽极力模仿宫内针法,却瞒不过老朽的眼睛。这并非出自宫内尚功局之手,倒像是……像是江南‘云织坊’的仿宫绣手法。”

“云织坊?”狄仁杰追问。

“是,苏州的一家织坊,以仿制宫廷用品闻名,工艺精湛,几可乱真,但行家细看,总能看出差别。尤其是这配色和收针的习惯,与宫内不同。”老匠人肯定地说。

仿制品!这香囊并非来自宫廷或公主府的正规渠道,而是来自江南的一家织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狄仁杰精神大振,立刻让曾泰去查“云织坊”的底细以及其货物销往北方的渠道。同时,他再次提审了被秘密关押的赌坊掌柜胡四和武环运府上的管事周奎。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新线索,尤其是当狄仁杰指出那香囊是仿制品而非宫中之物时,胡四的心理防线首先崩溃了。他嚎啕大哭,承认自己是被周奎指使,利用赌坊敛财,并散播“洛河献碑”的谣言,而这一切的指令,都来自一个被称为“主人”的神秘人物,他从未见过其真容,只知指令通过周奎传达,酬金丰厚。

周奎起初还咬牙硬撑,但在狄仁杰摆出香囊仿制证据、胡四指证以及管家侄子关于醉仙楼会面的供词后,面如死灰。他最终交代,自己确实是“主人”安插在武环运府上的眼线,负责监视武环运并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洛河献碑”的谣言是为了制造混乱,转移视线。而刺杀武环运,是因为“主人”认为武环运在狄仁杰的调查下可能暴露,成了弃子。至于“主人”的身份,周奎级别太低,确实不知,他只负责与一个中间人单线联系,而联系的方式,正是通过隆盛货栈。

“中间人是谁?”狄仁杰厉声问。

“是……是隆盛货栈的账房先生,名叫钱槐。”周奎颤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