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375章 命名核心港口,确立西部扩张枢纽

第375章 命名核心港口,确立西部扩张枢纽(2 / 2)

“第二,兵力投放枢纽。”赵武接过话头,指着港口西侧的营区,“我们已在这里驻扎了五百精兵,下个月再调三百来,建一座能容两千人的兵营。码头要修专门的登船坡道,让士兵能半个时辰内全员登船,不管是支援沿海据点,还是深入内陆平乱,都能快速出动。”

他顿了顿,又道:“还要建一座军械库,储备足够两千人用的武器弹药,再挖三条秘密通道连接炮台,万一遇袭,士兵能从暗道快速增援。”

天宇点头:“军械库的门要用铁皮包木,锁芯换三重机关锁,钥匙由三人分掌,缺一不可。”

“第三,情报中枢。”阿柴展开一幅更小的图,上面标着密密麻麻的黑点,“我们在周边部落、南洋港口都安了眼线,这些情报要汇总到靖海港的了望塔。我提议在塔顶建一间密室,设三名译码员,所有密信都在这里翻译存档,再分发给各位。”

他指着塔尖的位置:“还要装一面大铜镜,晴天能反射阳光传递信号,阴天就用烽火,保证消息能在一日内传到千里之外的据点。”

“最后,是民生根基。”天宇的目光落在港口东侧的空白区,“光有军队和商人不够,得让百姓愿意留下来。在这里建居民区、市集、学堂,甚至开一间医馆。”

负责民生的林伯皱了皱眉:“建学堂、医馆要不少银子,现在财政怕是……”

“从商船税里拨。”天宇打断他,“留不住人,再坚固的堡垒也只是空壳。给定居的百姓分土地,免三年赋税,让他们在这里种粮、开店,日子安稳了,才会真正把这里当成家。”

众人看着规划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从码头到营区,从货栈到学堂,从了望塔到医馆,一座鲜活的港口正在纸上慢慢成形。那些线条和符号不再冰冷,仿佛已化作鳞次栉比的房屋、往来穿梭的人群、训练有素的士兵,在晨光中升腾起烟火气。

“就按这个办。”天宇将规划图卷起来,递给身旁的文书,“抄录十份,各位领一份回去,按图施工,每月汇报进度。”

散会后,众人拿着规划图匆匆离去,议事厅里很快只剩下天宇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港口的方向。晨雾已散,朝阳正从海平面升起,给靖海港的炮台镀上一层金边。工人们正在码头铺设新的石板路,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顺着海风飘过来,清脆而充满生气。

一艘挂着华夏旗帜的商船缓缓驶入港口,船工们吆喝着抛锚、系缆,码头上的搬运工扛着货箱往来穿梭,脸上淌着汗珠,却笑得爽朗。不远处的工地上,工匠们正给新盖的木屋上梁,喊着号子,声音里满是干劲。

天宇想起三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黑礁滩,只有海浪拍打着礁石。而现在,“靖海港”三个字已被刻在码头入口的石碑上,朱砂填色,在阳光下红得耀眼。

赵武带着士兵在炮台操练,喊杀声震得海鸟都惊飞了;老周指挥着商人们登记货物,算盘打得噼啪响;阿柴站在了望塔上,举着望远镜眺望远方,手指在情报本上飞快记录;林伯正和几个妇人商量着学堂选址,孩子们围着他叽叽喳喳,问什么时候能开课。

这就是他想要的靖海港。

不止是冰冷的堡垒,更是有血有肉的家园。既有守护疆土的锋芒,也有容纳烟火的温柔。它会成为西部扩张的枢纽,像一颗铆钉,牢牢钉在这片土地上,支撑着他们向更辽阔的内陆、更遥远的海域延伸。

夕阳西下时,天宇再次站在石碑前,轻轻抚摸着“靖海”两个字。海风带着海水的咸涩,拂过他的衣角。远处的海面上,归航的渔船正升起风帆,晚霞将天空染成金红,与港口的灯火交相辉映。

他知道,从给这座港口命名的这一刻起,他们在西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靖海港这颗种子,终将在这里生根发芽,长成庇护一方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