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雷暂时不用,先放些‘浮网’。”天宇指着仓库里的大网,“网眼缠着铁链和铃铛,敌人的船撞上,铃铛一响,我们就有准备了。”
预警机制:情报网络通四方
防御的关键在“早”,天宇深谙此道。他召集了周边六个部落的首领,在港口议事厅召开情报会议。
“山雀部的了望塔建在黑石山最高处,能看见百里外的船队。”老巫医率先发言,“我们会派最敏锐的猎手守塔,发现陌生船帆就放信鸽。”
河狸部的卡鲁拍着胸脯:“暗河连接着近海,我们派族人在入海口巡逻,任何船只要想从水路偷袭,我们第一时间报信!”
天宇满意地点头,取出六面特制的铜符:“这是‘警讯符’,分六式,对应不同敌情——发现船队是一式,敌军登陆是二式,内陆来犯是三式……你们的人带着符来报信,港口会立刻按等级备战。”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情报共享,奖惩分明!提供有效预警的部落,每月多给二十石粮食;延误军情的,按协议收回资源权。”
首领们纷纷领了铜符,眼神里满是郑重。很快,一张覆盖海陆的情报网悄然铺开:山雀部的了望塔日夜有人值守,河狸部的渔民化身哨探,野兔部的骑兵在沿海平原巡逻,连最偏远的羚羊部都承诺,一旦发现陌生足迹,立刻用烟火传讯。
军备部署:强兵利刃备不虞
防御体系的核心,终究是人。天宇从华夏调来的精锐步兵正在进行强化训练,他们穿着镶铁皮的软甲,手持带刺刀的燧发枪,在靶场练习齐射——五十人一排,枪声齐鸣时,靶场上的稻草人瞬间被打成筛子。
“装填速度再练快半息!”教官厉声喝道,“敌人不会等你慢悠悠装弹!”
除了步兵,天宇还组建了一支“飞索队”,队员们腰间系着坚韧的藤索,能从崖顶滑到敌船甲板,专门对付登船的敌人。队长是曾在海盗窝里待过的老水手,他正教队员们如何用短刀快速割断敌人的绳索:“记住,脚要勾住船舷,刀要快,心要狠!”
武器库更是堆满了物资:五千支箭矢、三百杆燧发枪、二十门各式火炮,还有足够支撑三个月的火药和铅弹。保管员每天都会清点,在账本上仔细记录:“大人,新到的这批炸药威力惊人,能炸开丈宽的缺口。”
天宇看着账本,又望向港口的防御工事——炮台巍峨,战船列阵,哨兵警惕,心中终于踏实了几分。
三个月后,当最后一座了望塔的旗帜升起,黑礁湾的防御体系彻底成型。岸防如铜墙铁壁,近海似天罗地网,情报网更是无孔不入。荷兰殖民残余派来的侦察船刚靠近警戒圈,就被快蟹船拦截,仓皇逃窜;远方海域的海盗听闻此处防御严密,也绕道而行。
站在指挥塔上,天宇望着夕阳下的港口,船只往来有序,渔民哼着渔歌靠岸,一派安宁景象。他知道,完善的防御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守护这份安宁——有了这道坚不可摧的屏障,黑礁湾才能真正成为西部扩张的稳固基石,在风浪迭起的海域中,稳稳地驶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