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144章 复盘实战得失,匠师巧改火铳,淬火成锋

第144章 复盘实战得失,匠师巧改火铳,淬火成锋(2 / 2)

李木匠则盯上了枪管内部。他做了把缠着细砂纸的长杆,伸进枪管反复打磨,直到内壁光滑得能映出人影。“以前的膛线太浅,铅弹卡进去就动不了,”他指着新磨的膛线,“这线深三分,绕得更匀,铅弹顺着线走,就像马车顺着辙,哪会卡住?”

黑风寨缴获的箭矢被摆在桌上,最长的竟有百步射程。天宇让人量了箭杆长度,把火铳枪管加长了五寸:“射程必须超过弓箭!”李木匠便在枪管末端加了段可拆卸的“延长管”,不用时卸下方便携带,战时装上,射程硬生生提了三十步,远超箭矢。

三、缓“反冲之劲”:软托护肩,巧改扳机

二狗的胳膊还吊在脖子上,看见李木匠新做的枪托,眼睛亮了:“这托子裹着软皮?”那枪托用硬木做芯,外面包了层鞣制过的鹿皮,中间夹着厚厚的棉絮,握在手里温软,抵在肩上开枪时,后坐力像被棉花接住,再也不会震得骨头疼。

扳机也改了。以前的扳机又硬又涩,紧急时常常扣不动,王铁匠把扳机磨得更薄,连接处加了个小滚轮,“就像给门轴上了油”,轻轻一碰就能触发。有个伙计开玩笑:“现在闭着眼都能打准,这扳机比姑娘的手还软和。”

四、实战再验:淬火成锋

半月后,一股流寇袭扰边境,正好成了检验新火铳的试金石。天宇点了四十名伙计,每人配改良火铳一杆,带着新制的火药与铅弹,直奔边境。

流寇仗着人多,举着刀就冲过来。天宇一声令下,四十杆火铳齐鸣,铅弹如暴雨般扫过,前排流寇瞬间倒下一片。流寇头领举弓欲射,却被一杆加长火铳打中手腕,弓箭落地——那枪的射程,比他的箭还远出十步。

激战中,伙计们连续射击,没一杆炸膛,没一次卡壳。有个年轻伙计连续打了二十发,枪管虽烫,却稳稳当当;他换铅弹时,手指灵活地抠开扳机旁的“快速装弹口”——这是李木匠加的小机关,比原来从枪口塞弹快了三倍。

流寇见势不妙,转头就跑。天宇让人换上“散弹”——铅弹被敲碎成几十粒小珠,一枪打出去,像撒网似的,跑得再快也躲不开。不到半个时辰,流寇尽数被擒,我方零伤亡。

回营后,天宇让人把两次战斗的木板翻过来,在背面写下“改良后:零炸膛、零卡壳、反冲可控、射程超箭”。王铁匠摸着新火铳,笑得露出豁牙;张药师的药坊里,新火药堆成了小山;李木匠则在画更精巧的枪托,说是要刻上花纹,既好用又好看。

“这火铳,才算真的能用了。”天宇望着墙上的复盘记录,把“败”字划掉,换上了“成”。窗外的风还在吹,但这一次,兵工厂的灯光里,多了几分笃定——那些从实战里磨出来的经验,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改良,终究让火铳成了真正的利器,也让守护这片土地的底气,又硬了几分。

夜深时,天宇在日志里写下:“器不如人,则受制于人;器若胜人,更需人尽其用。火铳虽利,终需握铳人有心、有力、有智——此乃两次战斗最该记取的真谛。”油灯下,字迹有力,映着他眼底的光,像极了火铳口喷出的火星,亮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