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118章 工程师落地,初探澳洲情

第118章 工程师落地,初探澳洲情(2 / 2)

天宇站在码头上,看着徐寿蹲在泥里给工匠们比划风箱结构,突然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昨夜还觉得棘手的难题,此刻竟像被捅破的窗户纸,透亮得很。

回到议事厅时,徐寿的长衫已沾满泥污,却毫不在意地铺开纸笔,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澳洲的处境,老夫大概摸清了。红毛夷留下的不仅是器械,还有整套工业体系——从采矿到炼铁,从造船到军械,环环相扣。咱们要做的,不是拆船卖铁,是把这套体系学过来。”

他在纸上画了个圈,圈里写着“需求”二字:“第一,得有合格的铁。码头那船板的钢材,比江南制造局的好出太多,必须搞清楚他们是怎么炼的。第二,要懂图纸。那些英文标注的器械图,得找人翻译,老夫可以校订。第三,需建学堂。光靠老夫一个人不够,得教出一群能看懂图纸、会用器械的工匠。”

周明远突然拍了下大腿:“先生说的正是!库房里还堆着红毛夷的账簿,上面记着铁矿的位置和铁厂的产量,就是没人能全看懂。还有那些学徒,天天围着铁机转,却连游标卡尺都不会用。”

“游标卡尺?”徐寿从布包里掏出自己那把黄铜卡尺,“老夫这把能测到分毫,比他们的或许差些,但够用了。明日起,老夫在军械局开个夜校,教他们认刻度、算比例、画简图。”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天宇身上,“不过,炼铁需要硝石和硫磺,澳洲有矿吗?”

天宇立刻让人取来矿产分布图。徐寿指着图上的几处红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山脉走向与江南的铁矿相似,应有赤铁矿。至于硫磺,海边的盐场附近多半有,熬盐时收集烟垢,提纯后就是好硫磺。”

窗外的夕阳把云层染成金红色,照在徐寿的侧脸上,给他花白的鬓角镀上层暖光。他还在纸上写写画画,时而标注“熔炉高度需加三尺”,时而圈出“齿轮模数应统一为0.5”,那些细密的字迹像在编织一张网,将澳洲的需求与解决方案牢牢网在一起。

“对了,”徐寿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几粒黑色的颗粒,“这是老夫在制造局时配的无烟火药配方,比栗色火药威力大,还不呛人。澳洲有硝酸钾吗?有的话,咱们可以试着仿制。”

天宇看着那几粒不起眼的颗粒,突然想起红毛夷的火炮——射程远,烟雾小,当年不知让多少清兵吃了亏。若是能造出无烟火药,澳洲的军械水平怕是能追上江南,甚至超过。

“先生放心,”天宇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硝石矿刚探明一处,就在城北三十里,明日就让人开采。”

徐寿笑着点了点头,把布包收好:“不急,先把基础打牢。炼钢、绘图、办学堂,这三件事做扎实了,别说火炮,就是造比红毛夷更好的蒸汽船,也不是难事。”

议事厅的烛火渐渐亮起来,映着案上摊开的图纸和配方。徐寿端起冷掉的茶一饮而尽,抹了抹嘴,又拿起铅笔在“学堂章程”几个字下画了道粗线。天宇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那五百两黄金化作的不仅是智慧,更是团火——能熔铁,能照亮前路,能让这片刚从战火中苏醒的土地,燃起工业的星火。

夜色渐深时,徐寿终于停下笔,图纸上已铺满密密麻麻的字迹。他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看着窗外码头的方向,那里的沉船还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个沉默的见证者。

“明日,先去看看那座铁厂。”徐寿的声音里带着期待,“老夫倒要瞧瞧,红毛夷在这海外孤岛,究竟藏了些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