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徐家人共同赔偿原告人陈媛精神损害抚慰金二十万元。
二十万,与三百万的天文数字相比,这个判决结果让几乎吓瘫了的徐家人仿佛捡回了一条命,但依然让他们感到肉痛无比。
这几乎是他们能凑出来的极限。
陈媛坐在原告席上,嘲讽地瞥了眼徐家人。
她要的不是钱,而是这个赔字。
一个写在判决书上具有效力的结论:讹诈者必须付出代价!
庭审结束,徐家人在珐警的示意下,几乎是连滚爬地逃离了珐庭,躲避着记者们的镜头和追问。
陈媛在周律师和陈威的护送下走出珐庭,立刻被记者团团围住。
“陈女士,对于判决结果您满意吗?”
“陈女士,您之后还会愿意帮助陌生人吗?”
陈媛停下脚步,面对着镜头,她的脸色依旧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但眼神清晰而坚定:
“判决结果体现了珐律的公正,我坚持诉讼不是为了赔偿金多少,而是为了要一个清白一个说法。”
她顿了顿,声音不高,却传得很远:
“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有人需要通过打一场艰难的官司,才能证明自己做好事是清白的。因为这本身就是最讽刺的事情。”
说完,她在哥哥和律师的护卫下上车离开了。
网络上关于判决结果的讨论瞬间炸开。
“判得好,大快人心啊!虽然没赔三百万,但二十万也够他们肉疼好久了。”
“缓刑是不是有点轻了?不过有案底了,以后孩子考公什么的都受影响,也算付出代价了。”
“重点不是赔多少钱,而是这次没和稀泥。”
“小姐姐最后那句话真让人破防了是啊,好人还得自己花钱请律师打官司证明自己是好人,这难道不悲哀吗?”
“小丑组织不出手,这事大概率就是调解赔点钱完事了,想想真的可怕。”
“必须推动好人珐,不能再让下一个好心人经历这种折磨了!”
案件的审判结束了,徐家人付出了代价。
陈媛胜诉的新闻连同那句“证明自己做好事是清白的,本身就是最讽刺的事”的评论,正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共鸣与热议时。
幽灵网站,更新了。
没有视频,没有直播链接,只有一份以格式排版的文本。
关于澜夏“设会信任成本”的评估报告
标题一出,便让所有关注此事的人心头一凛。
“我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在这里实施一次成功的讹诈,成本几乎为零,失败最多只需一句‘看错了’。
而进行一次善意的救助,成本却高昂到需要自证清白,甚至可能倾家荡产。”
“近期鹭岛市的闹剧,即为此现象的完美注脚。如果不是外力介入,其结果无外乎这两种。”
“我们无意于一次次地为个体充当视频证据的提供者。甄别事实、惩恶扬善,是你们本应履行最基本的职责。”
最后的段落,字体被加粗放大,化作了不容置疑的最后通牒:
“因此,我们给予你们的系统一次自我修正的机会,一个月期限。”
“期限一过,我们,将以我们的方式,优化所有讹诈者。”
——阎罗,暗夜绅士,猩红审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