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此节,涪翁只觉得浑身力气被瞬间抽空。
他缓缓跪倒在地,对着那口散发着温润光芒的黑陶锅,仿佛对着自己三十年的心魔,用一种从未有过的嘶哑而平静的声音,低语道:
“我……李柱国……愿意……不再当唯一的守书人。”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口黑陶锅发出一声震彻神魂的嗡鸣!
锅底那行“乃执所舍”的古篆轰然炸裂,万道金光冲天而起,在半空中竟化作了亿万只流光溢彩的金色蝴蝶!
每一只光蝶的蝶翼之上,都清晰地镌刻着一段完整、流畅的医理经文!
光蝶纷飞,如梦似幻。
其中一只轻轻落在涪翁的眉心,瞬间融入其中。
刹那间,涪翁的记忆之海掀起惊涛骇浪!
那些他刻意遗忘、或是因心魔而模糊的医典内容,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逐一浮现在脑海!
《针经·死门篇》的全文,一字不差地重现!
《诊脉法》中关于“奇经八脉”的缺失章节,自动补全!
甚至,连当年刘向、刘歆父子校书之时,在书页边角留下的那些珍贵批注,都清晰可辨,如在昨日!
他猛然醒悟:这,才是真正的“医道传承”!
不是靠笔墨抄录,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让知识本身,重新活在一个人的身体里,活在一个人的灵魂中!
一旁的阿禾,正张开双臂,好奇地迎接着那些飞舞的光蝶。
每当有一只光蝶碰触到他的身体,他眉心便会亮起一分,口中便会无意识地念叨出一句玄奥的医诀,竟比涪翁所知的《太医署正典》还要精准古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涪翁老泪纵横,放声大笑,笑声中满是释然与新生!
他猛地从怀中掏出那个随身携带的紫檀漆盒,盒中,九根长短不一的金针静静躺着。
他深吸一口气,以一种近乎朝圣的姿态,郑重地将九根金针一一取出,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再加上辅弼二星,精准地插入那口黑陶锅的锅沿!
嗡——!
九针落定,刹那间,整座地窖的经络图谱被彻底激活!
光芒沿着石壁上的纹路疯狂流窜,向上直冲井口,与江底的七星镇魂木针阵、废城石壁上的铭文、乃至那片小小的绿晶薄片,在冥冥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天地之间,仿佛响起了万针齐鸣的恢弘道音!
“七星归位……薪火重燃!”赵篾匠激动得浑身颤抖,五体投地,喃喃自语。
可就在此刻,异变再生!
“啊——!”
正被无数光蝶环绕的阿禾,突然抱住脑袋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
他的身体剧烈抽搐,七窍之中,竟同时渗出淡金色的液体!
他毕竟只是一个六岁的凡童肉身,如何能承载得住这积攒了千年的医道洪流!
他的神魂与经脉,即将被这庞大的信息撑得爆裂开来!
“不好!”
涪翁脸色剧变,来不及多想,身形一闪便已来到阿禾身后。
他并指如电,指尖玄光大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阿禾后心“鸠尾穴”下方三寸的死门要害,狠狠刺下!
禁针三寸!
这本是截断生机、一击毙命的杀招,但此刻涪翁使来,却非但没有半分杀意,反而将自己体内那枚滚烫的“医道传承印”的力量,通过指尖,逆向朝着阿禾体内疯狂灌注而去!
他要以自己的传承之源,为阿禾重塑一个能够容纳这片知识海洋的“容器”!
“噗!”
阿禾停止了惨叫,身体一软,昏倒在涪翁怀里。
片刻之后,他悠悠转醒,那双眼睛清澈如初,再无半分痛苦之色。
他看着涪翁,奶声奶气地轻声道:“白袍爷爷说,锅盖……换人了。”
涪翁闻言,只觉得心口一空,整个人脱力般瘫坐在地。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体内那枚陪伴了他三十年、作为他金手指存在的青铜古印,已然消失无踪。
它……已经融入了阿禾的心脉,成为了新的薪火之源。
而前方,那口黑陶锅完成了它的使命,缓缓向下沉入骨台之中,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由整块暖玉雕琢而成的石台,从地面冉冉升起。
石台之上,静静地躺着一卷古朴的玉册。
玉册封面,四个苍劲的古篆熠熠生辉——
《针经·归宗》!
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之始!
涪翁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颤抖着伸出手,想要去拿起那卷象征着医道重生的玉册。
然而,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玉册的瞬间,整座玉石台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剧烈地震动起来!
一股无形的抗拒之力,从石台上传来,将他的手掌稳稳地悬停在玉册上方三寸之处,再难寸进。
那嗡鸣声仿佛一个古老而威严的意志,在跨越时空,对他发出最后的质问。
远处,地窖的出口,已有晨曦微光洒落。
江风顺着井口灌入,送来一阵远处村庄孩童的嬉闹之声。
外面的世界,天亮了。
无数在病痛中挣扎的人,还在等待着一个能够真正治病救命的人。
石台嗡鸣不止,仿佛在问:
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