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82章 断针浮水,它在认主

第382章 断针浮水,它在认主(2 / 2)

众人只见阿禾在一堆焦黑的梁木前停下,仿佛被梦魇驱使,用一双小手疯狂地扒拉起来。

炭灰、碎石、烂泥,很快就将他的指甲塞满,划破了细嫩的皮肤,渗出血丝,他却浑然不觉。

片刻之后,他从废墟深处,捧出了一枚锈迹斑斑、几乎看不出原貌的铁疙瘩。

那是一枚铃铛。

阿禾捧着那枚锈蚀的铁铃,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他转过身,泪水毫无征兆地从眼眶里滚落,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委屈与悲伤:“它……它叫我来的……昨晚我做梦,梦见好多好多穿白袍子的人蹲在这里熬药,后来锅塌了,火灭了,他们就……就都变成了灰。”

赵篾匠心头剧烈一震,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从阿禾手中接过那枚铁铃。

铃身入手冰凉刺骨,一面刻着两个在锈蚀下几乎无法辨认的古篆——招魂。

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

此铃,正是史籍中记载,西汉太医署医官夜间巡值所用的“巡更招魂铃”!

其声可凝神静气,专为夜半急症,唤醒当值医官之用,其制式早已失传数百年!

“孩子,你没做梦。”赵篾匠轻抚着冰冷的铃身,声音沙哑地低语,仿佛在对阿禾说,又仿佛在对那些化为飞灰的先辈说,“他们不是在招魂,而是在等魂归来。”

黄昏,日薄西山,天边烧起一片壮丽如血的火烧云。

赵篾匠以一根粗长的麻绳,在空地上结出一个奇特的阵法,三折为络,九结为穴,将那枚“招魂铃”围在正中。

他神情肃穆,命令阿禾率领村中所有孩童,手拉着手,绕着麻绳阵缓缓行走三圈。

“三折为络,九结成穴!”

赵篾-匠声如洪钟,孩子们则用最清脆、最纯净的童音,齐声诵念这句源自古老医经的歌谣。

他们的声音里没有悲伤,只有天真,这天真,恰是世间最能沟通天地生机的力量。

童谣声落下的刹那,神迹降临!

“哗啦啦——”

那枚“招魂铃”上的铁锈,竟如深秋枯叶般簌簌剥落,露出了内里暗金色的铃身。

在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下,铃身上密密麻麻的鎏金纹路大放光华,勾勒出一幅完整而复杂的《百药归经图》!

“铛——铛——铛——”

更惊人的是,就在此刻,地下深处,忽然传来一阵连绵不绝的清脆鸣响,仿佛有成百上千只铃铛在齐声回应!

那声音穿透厚土,悠远而清晰,带着跨越百年的回响!

整座废城的地底,竟埋藏着一套完整的“五音镇脉铃阵”!

赵篾匠猛地抬头,望向太医署那残破的屋梁,望向那片血色的天空,两行滚烫的老泪终于夺眶而出。

“原来……原来当年不是全毁了……”

他声音颤抖,一字一句,仿佛从胸腔里掏出来一般,带着无尽的悲怆与崇敬。

“他们是……是把自己的命,把整个太医署的传承,全都炼进了这地基里!”

话音未落,西北角,那块被“喂”过药的“膻中”地砖,突然“噗”的一声,喷出一股清泉!

水柱不过三尺高,清澈晶莹,在晚霞中折射出七彩光华。

它没有四散,反而稳稳地托起了赵篾匠放在一旁的那半截断裂的铜针残体。

在所有人的惊骇目光中,那枚断针在泉水的顶端缓缓旋转起来,越转越快,最后,针尖猛地一顿,停止了所有动作。

它不再摇摆,不再颤动,如一座沉默的灯塔,为归乡的魂灵,为后继的医者,坚定不移地指向了北方——那太医署地窖的方向。

断针浮水。

它在认主。

认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这群在末世中仍怀揣着医道火种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