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74章 针没扎人,人心自己通了

第374章 针没扎人,人心自己通了(2 / 2)

从此,村民们打水不再争抢所谓的“吉利时辰”,反而在取水前,会对着井口静心默祷片刻,仿佛在与这口井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赵篾匠闻讯赶来,他俯身探查,敏锐地察觉到井底那枚沉眠多年的“列缺”残针,正因为承受了昨夜“点灯祭”的磅礴愿力,而被彻底激活,开始自主辨症供水。

更让他心惊的是,在井底的淤泥之中,那枚残针的针痕周围,竟又悄然生出了七株奇异的“钩茎草”,根系盘根错节,恰好缠绕着针痕,形成一个微型的七星阵,源源不断地转化着地气。

第四日破晓,天边刚泛起鱼肚白。

村里的放牛娃们便赶着牛群,懒洋洋地朝后山走去。

途经一处被洪水冲毁的断桥时,一个最机灵的小崽子发现,桥墩的裂缝里,插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铁钉。

那其实是赵篾匠早年学艺时遗落的一枚“校雠引针”,用来校准地脉偏离的,早已被他遗忘。

而今天,这枚铁钉的顶端,竟凝结了一颗硕大无比的露珠,在晨曦中晶莹剔透,宛如宝钻。

更奇特的是,凑近了看,那露珠之内,竟隐约有无数丝线般的流光在缓缓游动,俨然是一幅缩微版的流动经络图!

小崽子鬼使神差地摘下那颗露珠,学着大人吃药丸的样子,一口含进了嘴里。

一股清凉的气息瞬间从舌尖炸开,直冲天灵盖。

他只觉得眼前一花,再看那慢悠悠走过的牛群时,景象竟完全不同了。

他能清晰地“看”到一头跛脚老牛的体内,有一股黑气死死地堵在它左后腿的某个位置。

他脱口而出:“它左后腿‘环跳’穴堵了!”

同伴们哄堂大笑,没人信他。

那孩子急了,牵过老牛试着走了几步,果然见它步履拖沓,左后腿不敢用力。

在众人的嘲笑声中,孩子掏出随身携带的竹哨,鼓起腮帮,对着老牛的方向,短促而有力地吹响了三声。

音波扩散,肉眼难见。

但就在那奇特的音调传入老牛耳中的瞬间,它突然扬起前蹄,发出一声震天的长嘶,那条原本拖沓的瘸腿竟猛地蹬直,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再走时,已是四蹄生风,步履矫健!

放牛娃们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谁也不懂,这便是“声引气行”之术的初显。

地脉中的活针虽未出体,却已经能借助露珠、声音这等自然介质,将调气之能传递出去,由一个懵懂的孩童之手,初试锋芒。

黄昏,残阳如血。

阿禾独自坐在田埂上发呆。

他手中紧紧攥着那枚天降的“鸠尾”石针,可这几日,它却不再发热,变得冰冷沉寂,仿佛彻底失去了灵性。

一股巨大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他看着一望无际的稻田,轻声喃喃:“你……不认我了吗?”

话音未落,异象骤起!

整片广袤的稻田,那亿万根即将成熟的稻穗,竟在同一瞬间,齐刷刷地向着阿禾所在的方向,向着西方,缓缓倾斜了三寸!

没有风,没有外力,那景象,如同亿万根稻穗组成的绿色海洋,在向它们的王,行一个庄严而肃穆的叩拜之礼!

远处山坡上,正在修补渔网的赵篾匠,忽觉胸口那枚传承印记传来一阵前所未有的清凉。

他霍然抬头,瞳孔猛地收缩!

只见夕阳的余晖之下,所有插在田埂上的农具——农民们随手丢下的镰刀、锄头、木叉——它们的金属尖端,此刻竟无一例外地浮现出淡淡的光晕,这些光点在广阔的田野上遥相呼应,赫然排列成了《万针归宗图》中从未被点亮的第二重分支轨迹!

赵篾匠手中的渔网滑落在地,他猛然醒悟,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他错了!

大错特错!

阿禾的针不是失去了灵性,而是它的灵性,已经扩散到了整片大地!

针已不必再认主,因为大地本身,已经在这数日万民心念的浇灌下,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拥有自我意识的经络!

子夜,万籁俱寂。

当整个涪水村都沉入酣睡之际,草针堂内,那名被赵篾匠带回来的蓝纹婴,悄无声息地翻身坐起。

他那双如同深海般幽蓝的眼睛在黑暗中亮得惊人。

他赤着一双小脚,竟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踩上屋顶的瓦片,仰头望向漫天星斗。

忽然,他伸出那只布满蓝色纹路的小手,对着北方遥远的天际,凌空虚点了一下。

就在他动作完成的同一瞬间,千里之外,一座早已荒废了数百年的郡城地底深处——那里曾是西汉太医署的旧址——无数尘封在青铜地砖缝隙中的锈蚀针具,竟同时发出了一声微不可闻的轻颤。

其中,一支深埋地下的“大椎”古针,竟违反了所有物理定律般,缓缓从泥土中升起了半寸,针尖微微一转,准确无误地朝向了涪水村的方向!

而在草针堂的供桌之上,那块刻着“心诚则灵”的铜牌,毫无预兆地“咔”的一声,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一丝比黄金更加纯粹的淡金色液体,从裂缝中缓缓渗出,顺着木桌的纹理,蜿蜒流淌,最终在桌面上,形成了一个微小,却异常清晰的轮廓——那是一个“城”字。

睡梦中的赵篾匠猛然睁开了双眼,他一把抓向自己的胸口,只觉得掌心一片冰凉,全是冷汗。

他不必去看,也已然知晓。

这场由一根草茎点燃的星星之火,在燎遍了涪水村的原野之后,终于要循着古老的脉络,烧进那早已断壁残垣的城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