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69章 谁说放牛娃不能执针?

第369章 谁说放牛娃不能执针?(2 / 2)

女童惨叫一声,丢掉荆棘,抱着脑袋蹲了下去。

一股莫名的燥热之气从她指尖逆行而上,直冲天灵盖,让她头痛欲裂,眼前金星乱冒——这正是胡乱施针,误触了“逆气冲脑”的大忌!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

是村里的赵篾匠。

他看也没看痛哭的女童,只是不动声色地从路边拾起一根柔韧的柳条,随手弯成一个环状,轻轻套在了女童的手腕上。

“你想引气,得先学会圈住它。”他声音沙哑,仿佛许久没有开口说过话。

话音落下,女童只觉一股清凉之意从手腕的柳环处传来,瞬间抚平了脑中那股狂躁的气流,头痛顿消,神思清明。

她惊奇地抬起头,却见赵篾匠已经转身离去,佝偻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巷口,仿佛从未出现过。

赵篾匠知道,此刻万万不能现身教导。

真正的启蒙,必须始于无知中的摸索与碰撞,一旦点破,天机便散了。

傍晚时分,一个背着药箱的外村郎中闻讯赶来。

此人姓孙,微胖,留着山羊须,一到村里便摆开架势,自称是“九针神医”的嫡系传人。

当他听闻一个放牛娃用草茎治好了族老的旧伤时,顿时勃然大怒,当众指着不远处的阿禾,斥其为“妖言惑众,窃据神技的竖子!”

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他让人抬来村西头一位瘫痪了三年的老农,宣称要当众施展正宗的“透天凉”针法,让村民们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医术。

只见他捻出一柄乌铁长针,在烛火上燎过,口中念念有词,手法快如闪电,接连在老农背上扎了三针。

可三针下去,那老农依旧双目紧闭,纹丝不动,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

围观的孩童中,不知是谁窃笑出声:“你的针不会唱歌。”

这句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孙郎中脸上。

他恼羞成怒,一把推开病人,恶狠狠地瞪向阿禾,伸手就要去夺他手里那根早已干枯的蓟茎:“我今日便毁了你这害人的伪术,以正视听!”

阿禾下意识地退后一步,躲开了孙郎中的手。

他看着对方狰狞的面孔,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草茎,仰起头,用一种近乎天真的语气问道:“你会让草自己长出来吗?”

孙郎中被问得一愣,随即冷笑:“荒唐至极!死物如何复生?”

他的“生”字刚刚出口,异变陡生!

只见阿禾松开手,将那根干枯的蓟茎直直插进了脚下的泥地里。

就在众人以为这只是孩童的顽抗时,那根静止的草茎竟微微颤动了一下!

紧接着,它周围的泥土寸寸裂开,数条比发丝还细的嫩白细根,竟违反常理般从裂缝中破土而出,它们没有向下扎根,反而在草茎周围盘旋缠绕,交织成一个微小而复杂的螺旋状,宛如一幅活生生的、正在生长的经络图!

与此同时,躺在担架上一动不动的老农,喉咙里突然发出一声剧烈的咳嗽,右手五指竟在众目睽睽之下,缓缓张开!

“动了!动了!王老汉的手指动了!”人群彻底哗然!

无人注意,在人群最外围,赵篾匠佝偻的身影如同一截枯木。

他宽大的袖袍中,半截温润的“风府”针尾正散发着灼人的热量——方才那一瞬,深埋于村中地下的三枚残针与他袖中之针同步共鸣,借由阿禾插入地里的那根草茎为媒介,跨越空间,完成了这匪夷所思的隔空行针调气!

夜深人静,月凉如水。

孙郎中失魂落魄地在房中收拾着行囊,准备连夜逃离这个让他颜面尽失的村子。

可当他打开药箱时,却惊恐地发现,箱中那九枚他视若生命的祖传铜针,此刻竟全部黯淡无光,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其中一支甚至自行弯曲如钩,彻底报废。

窗外,月光之下,一群村中孩童正围着一堆篝火,他们没有玩闹,而是将捡来的铁丝在火里烧红,用石块敲打,努力拗成各种针的形状。

他们口中哼唱着不成调的歌谣,那歌声稚嫩却充满了某种奇异的力量:

“草也行,骨也行,心里亮,就能醒……”

歌声飘飘荡荡,融入夜风之中。

孙郎中浑身一颤,如遭雷击。

他猛然醒悟:自己穷尽一生守护的所谓“秘传”和“正统”,正在被一场无声无息的洪流冲垮。

而这场洪流的名字,叫作民心所向,叫作大道自然。

他颓然跪倒在地,将那八枚黯淡的铜针一把抓出,颤抖着走到院中,一枚一枚地将它们深深埋入土里,口中低语,仿佛在对亡故的先师忏悔:“我不配……我不配做传人……但愿,但愿你们能找到新的主人。”

做完这一切,他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

而远处的村庄,在寂静的黑暗中,正悄然孕育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当第一缕晨曦刺破夜幕,那些昨夜还在篝火旁打造“神针”的孩童们,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清晨。

旧日的学堂,或许已不再是他们唯一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