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58章 回涪水那天,田埂自己弯了腰

第358章 回涪水那天,田埂自己弯了腰(2 / 2)

看到这十个字,赵篾genshi匠再也支撑不住,双膝一软,彻底跪倒在地。

他知道,医道传承印的最后一块碎片,那块遗失了数百年、代表着医道本源的碎片,即将在今夜,彻底归位!

第四日,天光乍破。

一股难以言喻的灼痛,猛地从赵篾匠的胸前炸开!

他低头看去,只见衣襟下的皮肤上,那枚伴随他一生的“医道传承印”正在剧烈跳动,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金光。

印记表面,那最后一道象征着传承残缺的裂痕,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弥合!

当裂痕完全消失的刹那,整枚传承印仿佛活了过来。

金光内敛,印面变得温润如玉,原本模糊的图纹彻底清晰,浮现出他从未见过,甚至从未想象过的内容:

那是一幅婴儿蜷缩于母腹之中的图像。

婴儿周身,天地万物之气化作丝线,缠绕汇聚,最终凝结成一根连接其脐部的“脐带”。

而那根脐带,竟是一枚贯穿了天地、连接着本源的无形神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赵篾匠浑身剧震,还未等他从这震撼的图像中回过神来,一股浩瀚无边的信息洪流,便顺着那枚焕然一新的传承印,疯狂倒灌进他的脑海!

《诊脉法》被遗忘的终章——“天地脉”!

“黄针化境”的无上心诀——“以身作针”!

“耕针合一”的真正奥义——“种医于心”!

无数失传的医道至理,无数玄奥的法门秘术,在这一刻不再是文字,不再是口诀,而是化作了最纯粹的感悟与本能,被强行镌刻进他的灵魂深处。

他终于彻底悟了。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天选的“收徒者”,是延续医道香火的宗师。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他哪里是什么宗师,他只是一个卑微的“护道使”!

真正的传承者,从始至终,都是那个躺在药圃之中,甚至还未曾睁开双眼看过这世界的孩子。

而他的使命,不是主导,不是传授,仅仅是见证这一切的发生,并为他护道。

第五日,午后。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几个孩童正在村口的空地上玩着跳格子的游戏,嘴里喊着古老的童谣:“一针烧山火,二针透天凉,三针引龙虎……”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不慎摔倒,白嫩的手掌在粗糙的石子上擦出了一道血口。

若是往常,定然是嚎啕大哭。

可今天,她只是瘪了瘪嘴,非但没哭,反而爬到路边,将流血的小手掌贴向了一株无人认识的蓝色野花。

奇迹,就在此刻发生。

那蓝花叶片仿佛有了知觉,竟主动卷曲起来,轻柔地裹住了女孩的伤口。

一缕清凉的汁液从叶脉中分泌而出,覆盖在血痕上。

不过片刻功夫,血止住了,红肿也消退了,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愈合。

其他孩子见状,非但没有惊讶,反而围拢过来,拍着手,用稚嫩的童声齐声念道:“补法得气,痛去如洗!补法得气,痛去如洗!”

远远望着这一幕的赵篾匠,眼角一酸,两行滚烫的热泪再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

成了。

医道,在这片土地上,已经不再是一种需要学习和钻研的技艺。

它回归了本源,成了一种本能,成了呼吸,成了这些孩子们与生俱来、张口就来的语言。

第六日,黄昏。

赵篾匠抱着已经恢复如常、正在酣睡的婴儿,一步步登上了村子后山那座昔日的观景台。

他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涪水流域的全境。

夕阳的余晖如同一匹巨大的金色锦缎,铺满了整个世界。

而他眼中的景象,却与往日截然不同。

那纵横交错的田野阡陌,在他眼中不再是田埂,而是一道道密密麻麻、深浅不一的针痕!

那蜿蜒奔行的溪流河网,不再是水流,而是一条条奔腾不息、输送着生命力的气血脉络!

远方村庄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在空中交织、汇聚,竟再次形成了一张覆盖天地的巨大经络网!

这张网,比药圃中的那幅图更加宏伟,更加真实,它就是这片土地的“身体”。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在这张巨大网络的正中央,那个与药圃“神阙”位相对应的位置,赫然多出了一个空白的、散发着柔光的圆点。

那里空无一物,却仿佛拥有着无穷的吸力,像是一个等待了千百年的王座,在等待着它的主人归位。

赵篾匠心头狂跳,他下意识地低头,看向怀中的婴儿。

就在这一刻,那熟睡的婴儿仿佛感应到了他的目光,竟缓缓抬起了藕节般的小手,用一根稚嫩的手指,遥遥地、坚定地,指向了空中那个空白的圆点。

霎时间,风过林梢。

整座山,整片平原,所有的树叶、草叶,都在这一刻发出了整齐划一的嗡鸣。

那声音清越、密集,汇聚在一起,宛如亿万根无形的银针同时被高手弹动,在天地间奏响了一曲无声的共鸣。

那声音仿佛在催促,在召唤,在对他,也对整个世界宣告:

该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