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48章 没人能当神仙

第348章 没人能当神仙(2 / 2)

短短半天,就有十余人陷入昏睡,呼吸浅促,脸色赤红。

恐慌迅速蔓延,有人慌乱地提议:“快!快请赵师傅用‘天人合一’的大法救人啊!”

然而,赵篾匠却做出了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他蹲在井边,一遍遍地用木瓢舀起井水,感受其温度;又抓起一把被正午烈日晒得滚烫的湿泥,在掌心反复搓揉,观察其水分蒸发的速度。

片刻之后,他站起身,断然下令:“拆掉南坡那片密林里挡风的几棵老树,把通风口给我拓宽了!”村民们大惊,那可是村里的风水树。

但他眼神不容置疑。

接着又令:“各家各户,把井水打上来,不停地泼洒在自家屋檐和墙壁上!”

最后,他自己则带着两名最健壮的青年,在村子中心的空地上,迎着新贯通的风道,来回奔跑。

他们没有做什么,只是刻意地加快、加重自己的呼吸频率,仿佛要用自己的心跳,去带动整个村庄的脉搏。

不到两个时辰,奇迹发生了。

那些昏睡的病人身上开始大量出汗,呼吸逐渐平稳,竟陆续苏醒过来。

事后,村长颤声问他诀窍何在。

赵篾匠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哪有什么大法?这病,不过是暑热湿气憋在了村里,散不出去。我只是让风能先进来,让病人的汗能出得去,再让那些还没倒下的人,用他们的心跳,带着那些快要停下的心跳,一起跑起来罢了。”

第六日深夜,万籁俱寂。

赵篾匠独自一人登上村后的小丘,面向着月光下奔流不息的涪江,静静站立。

他从怀中取出一件珍藏多年、已经破旧不堪的旧蓑衣,那是师父李青针留给他唯一的东西。

他轻轻地,将蓑衣放入江流之中。

江水温柔地卷住了蓑衣,缓缓向下游漂去。

然而,还未漂出多远,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那件由无数竹篾与丝线编织成的蓑衣,纤维竟开始自行分解,化作了亿万个微弱的荧光之点,顺着水流浩浩荡荡地漂散开去,宛如一条浮游在江面上的、由光芒组成的巨大经络图。

赵篾匠知道,这是师父留下的“医道传承印”最后的共鸣。

这枚印记,承载了李青针一生的感悟,它没有选择自己,而是选择融入这天地,完成了向众生的转移。

他仰望漫天星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师父,您说‘轮到我了’。可我直到现在才知道,真正轮到的,是那些还不知道自己手中已经持针的人们。”

第七日破晓,当第一缕晨光照亮村庄,赵篾匠缓缓走回村中。

他惊愕地发现,那块他曾用来画下空白经络图的巨大石板,此刻竟已被悄然填满。

那不是用丹青描绘的,而是由无数的脚印、车辙、牛羊的蹄印、孩童的涂鸦……由整个村庄的生命活动,自然而然叠加而成。

那些线条歪歪斜斜,却又暗合脉络走向,贯通有序,充满了原始而磅礴的生命力。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蹲在石板旁,用一根小树枝,小心翼翼地为一条被车辙压断的“络脉”,补上连接的一笔。

赵篾-匠缓缓蹲下身,声音有些沙哑:“孩子,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女孩抬起头,露出了一个清澈无邪的笑容:“是我们大家,走路走出来的呀。”

这一句话,如同一道天雷,狠狠劈在他的心头。

他心头剧震,久久不能言语。

一个传承的终点,竟是另一个传承的起点。

就在此时,他眼角余光瞥见,远方晨雾缭绕的山巅之上,一道极淡的人影一闪而逝。

那衣角随风飘动的姿态,分明就是师父李青针惯有的模样。

他没有回头去追寻那道身影,只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轻轻地,握住了身边小女孩那只拿着树枝的手,和她一起,补完了那最后的、连接万物的一笔。

当那一笔落下,赵篾匠缓缓站起身。

他看着石板上那幅由众生绘就的经络图,又看了看村中升起的袅袅炊烟和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眼中最后的一丝迷茫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澄澈与决绝。

有些东西,是他存在的证明,也是一种束缚。

如今,这证明已不再需要,这束缚,也到了该亲手斩断的时候。

他知道,还有最后一件事,必须由他来做,必须当着所有人的面,给这一切画上一个全新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