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18章 踩下去才知道那不是沙,是脉

第318章 踩下去才知道那不是沙,是脉(2 / 2)

众人不解,柳妻却只是平静地看着那座如同巨人般沉睡的山,缓缓说道:“此图非为人观,乃山体自疗。你们看它是图,它看自己是脉。扰了它,便是断了这方圆百里的生机。”

村民们似懂非懂,但出于对柳妻的敬畏,终究是无人再敢动那山壁分毫。

村里的异象并未就此停止,反而愈发贴近了每个人的生活。

这夜,村里的产妇张家媳妇临盆,可一连三日,孩子就是生不下来,已是气息奄奄。

稳婆用了浑身解数,依旧束手无策,只能跪在地上连连祷告。

张家人和邻里也都跪在院中,对着满天星斗祈求神明保佑。

就在众人绝望之际,一阵微风吹过,将产房的窗纸吹得微微晃动。

忽然,有人惊呼一声,指向窗户。

只见窗纸上,院中那棵老槐树的树影,竟在无风的情况下自己动了起来!

那虬结的枝条仿佛一双温柔而有力的手,在窗纸上扭曲、摆动,竟缓缓组成了一套复杂无比的助产手式。

一手如虚托婴儿臀部,一手如轻压产妇腹顶,指节屈伸有序,节奏稳定得如同人的呼吸。

院中一位读过几页医书的老秀才,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卷《胎产辑要》的残卷,对照着树影,骇然惊呼:“天呐!这是……这是传说中的‘天地接生诀’!需得以气遥引,达到玄针之境的高人方能施展啊!”

众人来不及细想,只呆呆地看着那树影变幻。

半个时辰后,屋内传来产妇一声如释重负的长吟,紧接着,便是婴儿嘹亮清脆的啼哭。

母子平安!

次日天明,众人前去查看那棵老槐树,只见它枝条完好如初,并无任何异样。

唯独在粗糙的树皮上,不知何时多了七道深深的抓痕,排列的形状,宛如天上的北斗七星。

又过数日,邻村有人突发恶疾,托人来请柳妻。

柳妻连夜动身,途经一片人迹罕至的竹林。

行至林中深处,她忽然感觉双腿变得异常沉重,像是灌了铅。

更奇怪的是,她的脚跟开始不受控制地频频点地,每一次落下,都精准地敲击在外踝下方的“申脉穴”上。

她心中一动,尝试停下,却发现身体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沿着一条在月光下也看不分明的小径不由自主地前行。

她索性放弃了抵抗,任由这股力量引导。

沿途所经之处,那些本已枯黄的竹子,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焕发生机,坚硬的地面上,无数新笋破土而出,迎风拔高,发出节节脆响。

当她抵达邻村病患家门口时,那股牵引的力量骤然消失。

她回头望去,来时的小径已隐没在黑暗中,不见踪影。

唯有那一路新生的竹笋,在月光下排成一条清晰的曲线,构成了一幅完整的“阳跷脉”走向图。

柳妻抚着微微发酸的膝盖,脸上露出一抹无奈而温暖的笑容,轻声自语:“原来这条路,早就替我记着该怎么走了。”

春分当日,天光大亮。

柳妻手持一只空空的竹篮,缓步走向村口的七十二医坊。

这条路,她走了三十年,每日风雨无阻。

医坊里,存放着历代先祖留下的药材和医典。

她像往常一样,伸出手,轻轻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

就在她手掌触碰到门板的刹那,异变陡生!

“轰——隆!”

一声巨响,仿佛平地惊雷。

医坊之内,梁上积了百年的灰尘簌簌而下,那三十六座顶天立地的巨大药柜,竟在同一瞬间,毫无征兆地向内轰然倾倒!

无数抽屉凌空飞散,贴着标签的瓶瓶罐罐在空中炸开,数不清的药材——当归、黄芪、甘草、茯苓……混合着碎裂的木片和尘土,暴雨般倾泻而下。

柳妻就站在门口,站在毁灭的中心,却未闪避分毫。

她静静地立着,任凭气浪吹拂起她的衣角和发丝。

片刻之后,烟尘渐定。

满地的狼藉中,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那些洒落的药材灰烬与细碎的木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自动聚拢、排列、组合,在医坊正中央的地面上,拼凑出了四个苍劲古朴的大字——

不必再来。

那字体的笔锋,锐利如刀,沉雄如山,正是传说中涪翁祖师昔日批注医典时的手稿笔意。

柳妻望着那四个字,久久不语。

最终,她轻轻地将手中的竹篮放在了门槛之外,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了三十年的担子。

她深深地看了一眼满目疮痍的医坊,随即转身,迈步离去。

那扇门在她身后无风自动,缓缓合拢,发出一声沉闷的“吱呀”声,再未开启。

村庄的脉络,仿佛在这一刻被彻底梳理了一遍,万物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与宁静之中。

而柳妻,作为这一切风暴的中心,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平静。

她感觉自己像是变成了一面剔透的镜子,映照着天地间奔流不息的气,却也渐渐模糊了镜子本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