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267章 最后一口唾沫也得喂到

第267章 最后一口唾沫也得喂到(2 / 2)

母亲虽然不忍,但看着怀中孩子痛苦的小脸,还是点了点头。

那熟悉的、带着奇特韵律的哭声再次响起。

阿禾凝神倾听,引导着其他患儿的母亲们模仿。

起初,哭声一片混乱,充满了焦躁和绝望。

但在阿禾的不断调整下,他让母亲们摒弃悲伤,只专注于模仿那哭声中的七个最核心的音调转折。

渐渐地,混乱的悲鸣竟被梳理成了一组由七个音符组成的短调,如泣如盼,悲怆中又带着一股疏通万物的力量。

柳妻听着这曲调,泪水潸然而下,她给它取了个名字——“七哀通脉谱”。

她教导母亲们,在夜里哄孩子入睡时,就哼唱这首源于痛苦的歌谣。

当晚,奇迹再次上演。

一夜之间,十几个“三焦”淤滞、腹部胀痛的患儿,竟都在这悲伤的安神曲中,渐渐舒缓了症状,发出了安稳的鼻息。

次日清晨,一位妇人无意识地为怀中婴儿拍背,那独特的节奏和力道,竟引得婴儿体内金纹微微一亮。

阿禾双眼放光,立刻意识到,这最朴素的母爱动作,正是一种失传的“推拿诀”原型!

他当即走到妇人面前,请求她当众示范。

妇人又羞又怯,连连摆手。

下一刻,阿禾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举动——他双膝一软,竟对着那妇人跪了下去,额头触地:“请您……教我!”

全场死寂。

一个带领他们创造奇迹的领袖,竟向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村妇跪地求学!

这份对“道”的虔诚,瞬间击中了每个人最柔软的内心。

众人无不动容,纷纷效仿阿禾,那些有经验的母亲们,也放下了羞怯,开始互相传授拍背、揉腹、摇晃四肢的独特节奏和手法。

柳妻当场立下规矩:“凡是亲手养育过孩子的女人,皆可为‘抚导师’!我们不考医理,不背汤头,只验你这双手,有没有一颗真心!”

当天傍晚,在“抚导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营地里十二名婴儿几乎在同一时刻,同步打出了一个响亮而健康的饱嗝,清脆的声音连成一片,是这片死寂荒原上最动听的交响。

夜幕再次降临。

阿禾盘坐在营地中心他双目紧闭,体内的“泥印”轰然运转,一道璀璨的金光自他天灵盖冲天而起,随即如瀑布般倒灌入他身下的沙地。

大地微颤,金光在地脉中流淌,随即分化成十二道更细的光流,如同拥有生命的灵蛇,精准地射向人群中那十二名曾凭借本能成功自疗、或是对心法领悟最快的人。

金光入体,那十二人浑身一震,只觉得一股暖流涌入四肢百骸,他们各自的“泥印”仿佛被激活,与阿禾遥相共鸣,竟在瞬间短暂地获得了引导他人体内金纹的非凡能力!

“你之印,非独属于你。”涪翁的残念在阿禾识海中响起,带着一丝欣慰,“它更像是痛的接力棒,要交到那些能稳稳接住它的人手里。”

“噗——”一股鲜血从阿禾口中喷出,过度透支让他脸色惨白如纸,但他却笑了,笑得无比畅快:“够了……只要能传出去一个人,这道,就断不了。”

黎明时分,天色将亮未亮。

第一批通过“唾光”确认的“同类痛脉组”自发聚集起来。

他们以骨签为经,以“七哀谱”调息,在“抚导师”的辅助下,将一位气息奄奄、金纹即将溃散的垂危老者围在中心。

那十二名被金光点亮的“接力者”站在外围,神情肃穆,将自己刚刚获得的能力,小心翼翼地引导向众人。

没有银针,没有汤药,只有同类的感知、共鸣的悲声和慈母的双手。

在数十人同心协力的引导下,老者体内原本混乱如麻的金纹,竟奇迹般地被一点点理顺、稳固。

他粗重的喘息渐渐平复,灰败的脸色也恢复了一丝血色。

终于,他缓缓睁开浑浊的双眼,嘴唇翕动,说出了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我……我梦见,有好多人……在给我扎针。”

一语惊天!

阿禾望着这一幕,转向身旁的柳妻,声音有些虚弱,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我们……还在传道吗?”

柳妻看着那一张张或紧张、或疲惫、却无一例外闪烁着希望之光的脸庞,她摇了摇头,眼中含泪,嘴角却带着笑:“不。我们只是把道,还给了它本来该在的地方。”

就在此时,一阵晨风吹过,卷起了沙地上的一片骨签。

那上百根记录着无尽痛苦的骨头,在空中翻滚、飞舞,竟在坠落前的最后一刹那,于熹微的晨光中,共同勾勒出了一个歪歪斜斜,却又无比坚定的——

“针”字。

与此同时,远处的一座沙丘之上,一簇被压抑了许久的野火,借着风势,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无声地燃起了第一缕火苗。

火焰舔舐着枯草,噼啪作响。

一夜未眠的人们终于感到了刺骨的饥饿,肠胃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那新生的火焰,不仅仅是希望的象征,更带来了最原始的温暖和对食物的渴望。

空气中,开始弥漫开一股焦糊的草木气息与食物将熟的复杂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