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204章 针灰未冷,谁在点火?

第204章 针灰未冷,谁在点火?(1 / 2)

话说“失明神童,一针断病”的传说,正如野火燎原,正以一种令人咋舌的速度发酵、变形,眼看就要掀起一场难以预料的波澜。

我本以为,针灸之术终将光大,可未料,危险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猛!

柳河渡口,人声鼎沸。

一位老汉,满脸汗珠,扶着一位即将临盆的孕妇,紧张地拿着一块残破的石刻,口中念念有词。

我认得,这是村里抄录的“胎息针法”,粗糙不堪。

老汉胆大,竟要效仿。

可他哪里懂得针法精髓?

扎偏了!

针尖狠狠地刺入了“气海”!

“啊!” 孕妇一声惨叫,血如泉涌!

老汉慌了神,周围众人也乱作一团!

我心中一沉,知道坏了!

这可不是小事!

我冲上前,顾不得其他,必须救人!

“玄针!封络,三针定血!” 我默念口诀,十指飞舞,行云流水般,以最快、最准、最稳的手法,将那汹涌的血流止住。

时间仿佛静止。

终于,血止住了。

孕妇幽幽转醒,孩子也保住了。

看着众人劫后余生的惊恐,我却心头沉重。

这石刻,是祸根!

而那老汉,更是被扭曲的知识所误导!

看着他们,我明白了一件事——火种已燃,却无人知火可焚身!

百草盟祠堂,庄严肃穆。

我将柳河渡口的惨状公之于众。

我知道,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心问题。

是继续隐瞒,还是迎难而上?

争论声此起彼伏。

有人主张禁止针灸,有人却沉默观望。

“不可禁,应疏导。”柳妻的一句话,点醒了众人。

她提议,建立一个《误针录》!

将每一次失误,每一次教训,都记录在案!

柳妻的话振聋发聩,她说, “盟的声誉,不在于从不出错,而在于勇于承认错误、纠正错误! 像傅翁,当年不也修订了七十二个版本的《灵枢》吗?”我暗自佩服。

这才是解决之道。

然而,危机并未结束。

深夜,祠堂内,我伏案整理《误针录》。

突然,胸口的铜制纹身剧烈发烫!

这是师父的预警!

天空骤然阴沉,风雨欲来。

“轰隆!”一声巨响,仿佛天塌地陷!

紧接着,师父的虚影,李柱国,出现在我面前!

他面色铁青,指着我怒吼:“程高!你仁心有余,但惰性不足!” 他的话语如刀,直刺我的内心!

他痛斥我只教人“术”,却未教人“畏”!

就如同那些为了功名,篡改古籍的文人一样,而这些村民正在拿自己的命做赌注!

“若不能教其知畏,何谈传道?!”

师父的斥责,如同雷霆,敲醒了我的心!

他留下一句话,在石柱上烙下——“针下有命,非勇可代!” 师父的虚影消失了。

我跪倒在地,冷汗涔涔,终于明白了自己犯的错误——我传授了技术,却没有赋予他们对生命的敬畏!

翌日,我站在高台之上,面对着那些前来学习针灸的村民,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次,我没有传授任何针法。

我只是,反复强调着——“三畏”!

面对着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神,我烧掉了那些低劣的抄本,点燃了那些错谬的指导,代表着我对“错”的敬畏。

我讲述了柳河渡口发生的一切,声音沙哑,让所有人感同身受!

让他们明白,对穴位的无知、对气血的茫然、对内心缺乏敬畏,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悲剧!

终于,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我们,还能用针吗?”

我深吸一口气,掷地有声地说:“敢,但须知畏。畏,才是敬道的第一针!”

数日后,我悄悄地回到了沙盘村。

那个最初的盲童,正独自为老妇人诊治。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扎针,而是用手指轻轻触碰老妇人的经络,细细感应着气血的流淌,仿佛用“触经辨气”之法,判断病灶。

他轻声告诉我:“上次回去后,奶奶的脉象弱了两拍。我改了针深。”

我心中巨震!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悟道!

在“畏”中生“智”,这盲童用他自己的身体,他的感知,去探索针灸的奥秘。

黄昏时分,祠堂里,我查阅秘籍,发现一本《无名针谱》上的一页,竟离奇失踪。

我顺着它留下的线索,追寻到那河边的迷雾之中。

浓雾弥漫,我仿佛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迷雾中,我依稀听到,一个声音在将晦涩难懂的针法,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孩子们在吟唱。

我瞬间明白了!

师父担心的,不是知识传播,而是知识的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