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103章 针藏旧卷,暗流初涌

第103章 针藏旧卷,暗流初涌(2 / 2)

江风掀起竹笠的边缘,李柱国望着那抹红光,指节在船舷上叩出轻响。

玄针在袖中微微发烫,像当年在天禄阁校书时,指尖抚过真正的医典残页时的震颤。

今夜,该去会会这位亲传弟子了。

月过中天时,涪水镇西的涪门医馆陷入墨色里。

李柱国蹲在院外老槐的枝桠间,看着最后一盏灯笼在东厢窗后熄灭。

他指尖拂过腰间麻布袋,里面装着晒干的艾草——这东西烧起来烟青味淡,最适合迷昏守夜的犬。

瓦片在他足尖轻响,比秋虫振翅还轻。

穿过前堂时,他的目光扫过供桌上的药罐——罐口结着黑褐色药痂,凑近嗅了嗅,是乌头混着曼陀罗的苦腥。治风痹,这是拿病人试毒。他嗤笑一声,靴底碾过地上未扫净的药渣,其中两粒朱砂染过的芝麻大小的药丸粘在鞋底——这是太乙教引魂散的引子,他在宫中见过三次,每次都要搭三条人命。

后堂的香案上,那幅仿制的医道传承印画像在月光下泛着青灰。

李柱国的瞳孔骤然缩成针尖——印面的诊脉法六个字歪歪扭扭,本该流转的青铜纹路像被钝刀刻出来的,连玄针续脉的关键脉络都画成了死结。

他伸手抚过画纸,指尖触到一层黏腻——是混合了人血的胶,难怪能骗那些半吊子的。

当年天禄阁的暗桩,也是这么刻的假印。他低吟一声,袖中赤针突然发烫。

这枚针是他用蜀地赤铜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针尾刻着字,此刻在掌心震得他虎口发麻。

他屈指一弹,赤针破空而出,地钉在画像右侧,正好穿过黄针引气四个字——那是伪经里最荒谬的章节。

画纸被针尖挑开一道细缝,露出后面的竹板。

李柱国瞳孔一缩——竹板上用朱砂画着太乙教的九星连珠阵图,阵心压着半枚青铜虎符。

他刚要抽针挑开竹板,院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他旋身隐入梁上的阴影,看着穿月白儒衫的年轻人提着灯笼进来,灯笼光扫过供桌时,他分明看见那年轻人脖颈处有道青紫色的针痕——是太乙教锁魂针的标记。

师父说今日该有消息......年轻人嘟囔着掀开画像,看到赤针时,灯笼掉在地上。

他扑过去拔针,指尖刚碰到针尾就像被火烫了似的缩回,连退三步撞翻香案,供着的涪翁牌位摔在地上,露出里面塞着的《太乙数经》残页。

李柱国在梁上勾了勾唇。

他早趁着年轻人翻找时,把随身携带的追踪香粉撒进了药柜底层的当归包——那是用涪水滩特有的青檀木粉混了萤火虫磷火做的,只要有人动过药柜,衣襟上就会沾着若有若无的青光,就算洗七遍也散不去。

天刚蒙蒙亮,涪门医馆的朱漆门地关上了。

李柱国蹲在对面茶棚的屋檐下,看着年轻人从门缝里探出半张脸,迅速塞出张纸条又缩回去。

字条被风吹到他脚边,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暂停授徒,墨迹里还浸着冷汗的咸腥。

他弯腰捡起字条,袖中赤针突然一沉——那是他昨夜留下的针在共鸣。

慌什么?他低笑一声,摸出怀里的铜哨吹了声短音。

远处传来马蹄声,是王二狗带着程高和赵子衡回来了。

程高翻身下马时,腰间的药囊撞在马鞍上,发出的脆响——那是他新制的九针,李柱国教他的试针活人第七关,就是用这九针救回垂危的产妇。

师父,长安的情况......程高刚开口,李柱国已指了指紧闭的医馆:去查查这药柜里的当归。他转身往镇外走,鞋跟碾过青石板上的水洼,水面映出他腰间麻布袋——里面装着从伪医馆药柜里顺来的引魂散,还有半块带血的青铜虎符。

日头爬到山顶时,李柱国已经站在涪水上游的密林中。

他捏着从程高那里拿来的嗅药凑到鼻前——青檀木的清香里,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甜。

他顺着气味往上走,脚下的苔藓突然泛出幽蓝的光——是追踪香粉沾了露水的缘故。

转过山坳,一座黑瓦石墙的院落出现在眼前,院门口挂着的灯笼上,绣着模糊的二字。

果然。他摸出袖中赤针,针尾的字在阳光下泛着暗红。

山风卷着林叶掠过他肩头,他望着院墙上晃动的人影,听见里面传来翻书的沙沙声——和当年天禄阁焚毁前,那些人篡改医典时的声音一模一样。

既然你们想再玩一次......他指尖抚过赤针,针身突然发出蜂鸣,那就陪你们玩到底。

林子里的鸟群突然惊飞,他抬头望去,院后半山腰的岩石后闪过一道银光——是放哨的刀刃在反光。

李柱国勾了勾唇,转身钻进右侧的荆棘丛。

那里有条被藤蔓覆盖的小路,直通院落后山的断崖。

今夜,该去会会这些老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