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422章 疫情中的“科技担当”

第422章 疫情中的“科技担当”(2 / 2)

系统的提示音在生产线旁响起,带着科技惠民的温暖:【“呼吸机量产+预测模型应用”双成果落地,符合“科技向善”理念。】

【奖励“健康码系统架构方案”:包含个人轨迹追溯、风险等级判定、跨区域数据共享功能,兼顾防疫效率与隐私保护。】

林建军看着方案里的“去中心化存储”设计,突然对林卫国说:“把这个方案给支付宝和微信,让他们联合开发健康码。现在各地防控措施不统一,有了这个系统,既能精准防疫,又不影响正常出行。”

接下来的一个月,建军科技成了“抗疫兵工厂”。智能手机车间的工人改学组装呼吸机,研发人员通宵优化健康码算法,连食堂师傅都每天给附近的社区卡点送热饭。林晓阳的预测模型被全国12个省份采用,黄冈的疫情果然如模型所料出现增长,但因为提前部署,死亡率比武汉低了40%。

2月下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专员来到建军科技,看着堆积如山的呼吸机和不断更新的健康码数据,感慨道:“你们用科技筑起了第二道防线啊。林老,您捐的10亿已经用于新冠疫苗的研发,国家准备提名您为‘共和国勋章’候选人。”

林建军摆摆手:“我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实事,都是年轻人在拼。要我说,这勋章该给车间里的工人,给晓阳团队的孩子们,给那些在武汉一线拼命的医生护士。”他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当年闹饥荒,是国家分粮给我们;现在国家有难,我们出点力,应该的。”

3月初,林建军执意要去武汉看看。当他坐着轮椅走进方舱医院,看到病人们戴着口罩跳广场舞,护士用建军科技捐赠的平板和家人视频,突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一位痊愈的老人握着他的手说:“谢谢您,林老。要不是你们的呼吸机和健康码,我可能就见不到孙子了。”

返程的飞机上,林晓阳给爷爷看最新的预测模型——全国的新增病例曲线正在平缓下降,像一条逐渐平息的河流。“模型说,到4月底,除了武汉,其他地区的疫情基本能控制住。”少年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林建军望着窗外的云层,想起1959年他在轧钢厂当学徒,厂里暴发流感,工人们戴着棉纱口罩照样三班倒。那时没有呼吸机,没有预测模型,靠的就是一股“人定胜天”的劲头。现在有了科技助力,这股劲头更足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万米高空响起,带着民族凝聚力的厚重:【“科技抗疫”任务超额完成,企业社会责任与技术实力双重彰显。】

【奖励“公共卫生应急科技储备清单”:包含病毒快速检测技术、智能消毒设备、应急物资调配系统,为未来防疫提供支撑。】

林建军把清单发给国家卫健委,备注里写着:“这些技术我们可以免费授权,希望永远用不上,但必须有准备。”

回到北京时,玉兰花已经开了。林卫国告诉父亲,健康码用户突破5亿,成了复工复产的“通行证”;呼吸机累计生产1.2万台,支援了全国80%的方舱医院;疫苗研发也有了进展,建军科技捐的钱用到了RNA疫苗的关键实验上。

苏岚端来一碗刚煮好的汤圆,笑着说:“今天是惊蛰,该吃点甜的。”她指着新闻里“林建军获共和国勋章提名”的消息,“你看,全国人民都记着你的好呢。”

林建军舀起一个汤圆,放在嘴里慢慢嚼着。甜味在舌尖蔓延,心里却想着那些没能等到春天的人。他知道,科技能战胜病毒,却换不回逝去的生命。但只要这股“科技担当”的精神在,下次再遇到困难,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窗外的阳光透过玉兰花枝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建军望着墙上的全家福,突然觉得,所谓的“科技报国”,不只是造出高精尖的设备,更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挺身而出,用自己的专业和担当,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撑起一片天。而这,或许就是他能给这个时代,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