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347章 傻柱的“安详离世”

第347章 傻柱的“安详离世”(1 / 2)

寒意还没褪尽,林建军就接到了槐花的电话。小姑娘的声音带着哭腔,在听筒里断断续续:“林叔……我爸他……走了……早上发现的,在睡梦里……”

林建军握着电话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窗外的玉兰花刚打花苞,光秃秃的枝桠在风里摇晃,像傻柱那总是停不下来的胳膊,在灶台前颠勺时划出的弧度。他想起上周去食堂,老傻还端着碗红烧肉跟他碰杯,说“这手艺,到死都忘不了”,怎么说走就走了?

“别急,槐花,我马上过去。”林建军披上外套,声音尽量平稳,“你妈呢?让她别太伤心,有叔在。”

傻柱的家在厂属小区,两居室的房子收拾得干净利落,墙上挂着他和王秀的合影,照片里的傻柱笑得见牙不见眼,手里还举着个炒菜勺。王秀坐在沙发上,眼睛红肿,见林建军进来,刚憋回去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林哥,你说这叫什么事啊……昨天还跟我念叨,说要给晓阳做他最爱吃的糖醋排骨,今天就……”

林建军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落在里屋的床上。傻柱盖着他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脸膛还是红扑扑的,像是睡着了,嘴角甚至还带着点笑意。床头柜上放着个搪瓷缸,里面还剩小半杯二锅头,旁边是半包没吃完的花生米——这是他和傻柱每次喝酒的标配。

“走得安详。”林建军轻声说,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想起第一次在四合院见到傻柱,对方还是个愣头青,拎着饭盒给秦淮茹送菜,被贾张氏指桑骂槐也不还嘴;想起他开饭馆时,自己去捧场,傻柱非要多送两个菜,说“林主任看得起我”;想起这几年在食堂,他变着花样给员工改善伙食,说“吃饱了才有力气搞技术”……这个一辈子为别人操心的人,终于能踏踏实实睡个好觉了。

槐花拿来傻柱的遗物,大多是些旧物件:磨得发亮的炒菜勺,记着菜谱的笔记本,还有林建军当年送他的那本《中国菜谱大全》,扉页上有傻柱歪歪扭扭的字:“林哥赠,1985年冬”。最显眼的是个铁皮盒子,里面装着几张存折,加起来不到五万块,还有张纸条,写着“给槐花陪嫁”。

“我爸这辈子,就攒下这点东西。”槐花抹着眼泪,“他总说,钱够花就行,挣再多,不如一家人吃得香。”

林建军看着那张纸条,突然想起傻柱常说的一句话:“我傻柱没啥大本事,就会做菜,能让身边人吃好喝好,就值了。”那时只当是玩笑,现在才明白,这是他最简单也最踏实的人生哲学。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意识里响起,带着落叶归根的沉静:【检测到“四合院老友终局”,傻柱以“安详离世”完成人生闭环,符合“善有善终”逻辑。】

【奖励“人生圆满度认知”:深化对“平凡即伟大”的理解,强化家族传承中“踏实生活”的基因。】

林建军合上书,心里那股堵得慌的感觉渐渐散开。傻柱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腰缠万贯的财富,却凭着一手好厨艺和一颗热心肠,活得坦坦荡荡。他对秦淮茹的“傻好”,对街坊的仗义,对家人的担当,或许曾让人觉得“不值”,但临终时的安详,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葬礼定在三天后。林建军亲自操办,从殡仪馆的车辆到送葬的花圈,都一一过问。他给厂里的老伙计们打了电话,郑师傅拄着拐杖来了,说“得送老傻最后一程”;研发部的小张也来了,手里捧着个搪瓷缸,是傻柱当年奖给他的“最佳食客”奖品。

王秀拉着林建军的手,哽咽着说:“林哥,我家老傻这辈子,最服的就是你。他总说,‘林主任活得明白,不像我,稀里糊涂一辈子’。”

“他不糊涂。”林建军望着灵堂上傻柱的遗像,照片里的人笑得憨厚,“他比谁都明白,啥是该珍惜的,啥是该放下的。”

出殡那天,天阴沉沉的,却没下雨。送葬的队伍里,有厂里的员工,有以前四合院的老街坊,还有不少“傻柱家常菜”的老主顾。一个头发花白的大爷抹着眼泪说:“当年我穷,孩子生病,是傻柱给我炒了菜,还塞了钱,这恩情我记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