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314章 傻柱的“幡然醒悟”

第314章 傻柱的“幡然醒悟”(1 / 2)

1982年深秋的傍晚,“傻柱家常菜”的玻璃门被推开,带进一股冷冽的风。傻柱正系着围裙在灶台前颠勺,锅里的红烧肉冒着诱人的热气,油星溅在亮堂的瓷砖上,映出他脸上满足的红光。

“柱子,给我来份溜肝尖,多放醋!”熟客老李嗓门洪亮,往靠窗的桌子一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灶上的菜,“今儿你这肉炖得够火候啊,离着半条街就闻见香味了。”

“那是!”傻柱把炒好的肝尖盛进盘子,颠了颠手里的锅,“咱这手艺,搁以前在厂里食堂就得是掌勺的头牌,现在自己开馆子,更得拿出真本事。”他嗓门大,带着股子敞亮劲儿,逗得满堂客人都笑了。

媳妇王秀从里屋出来,手里抱着刚算好的账册,笑着拍了他一下:“别贫了,赶紧把客人的菜端过去。槐花的作业还等着签字呢。”她把一叠毛票塞进围裙口袋,眼里的笑意藏不住——这馆子开了半年,除去房租和本钱,每月能落一百多块,比在汽修厂当工人强多了。

傻柱嘿嘿笑着端菜,路过镜子时瞥见自己的模样:头发剪得利落,脸上的胡茬刮得干净,身上的的确良褂子虽然洗得发白,却浆得笔挺。这要是搁几年前,他想都不敢想自己能有这光景——那时他还在汽修厂的油污里打滚,下班就被秦淮茹叫去帮忙,家里的粮票总被贾张氏以各种名目借走,活像个围着别人打转的陀螺。

真正让他下决心“为自己活”的,是上个月秦淮茹来借钱那天。

那天他在后厨切菜,听见前厅媳妇和秦淮茹的争执,手里的刀差点切到手指头。透过门缝,他看见秦淮茹佝偻着背,手里攥着个破麻袋,头发乱得像草窝,眼里的怯懦和算计搅在一起,活脱脱一个被日子熬干了的人。那一刻,傻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扎了一下。

他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自己刚进轧钢厂,秦淮茹总端着空碗站在院门口,眼神怯生生的;想起贾东旭没后,他三天两头往贾家送粮票,自己却啃着干硬的窝头;想起贾梗犯浑被抓,他跑前跑后托关系,最后落得句“傻柱就该帮忙”;甚至想起林建军当年劝他的话:“柱子,人得为自己活,别总被别人当枪使。”

那时他还骂林建军“冷血”,觉得街坊邻里就该互相帮衬。可看着眼前的秦淮茹,再想想自己这半生——帮贾家帮了个啥?贾张氏到死都在算计他的粮票,秦淮茹把他的好当成理所当然,贾梗更是被惯得好吃懒做,如今成了个赌徒。自己呢?快五十的人了,才攒下点钱开了这馆子,若不是林建军当初劝他“别总掺和四合院的破事”,恐怕现在还在泥潭里陷着。

“想啥呢?客人等着呢!”王秀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傻柱摇摇头,把最后一盘菜端上桌,坐下给自己倒了杯二锅头。酒液入喉,带着股火辣辣的劲儿,却让他心里更亮堂了。

“秀儿,”他突然开口,“以后秦淮茹再来,不管说啥,咱都别借钱了。”

王秀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我知道。不是咱心狠,是她那儿子就是个填不满的坑,帮了也白帮。”她往灶里添了块煤,“当初要不是林主任劝你‘赶紧攒钱开馆子,别总被别人拖累’,你现在还傻乎乎地往贾家跑呢。”

提到林建军,傻柱沉默了。他想起开春时去找林建军商量开馆子的事,对方二话没说,从工具箱里翻出套新磨的菜刀送他,还塞给他一本油印的《家常菜菜谱》,上面用红笔标着“成本核算”“进货渠道”,连菜市场哪个摊位的肉新鲜、哪家的菜便宜都写得明明白白。

“这是我托人从饭店后厨弄来的,你照着练,错不了。”林建军当时拍着他的肩膀说,“柱子,你这手艺是吃饭的本钱,别总浪费在人情往来上。自己日子过好了,比啥都强。”

现在想来,林建军那时候就把话说透了。所谓“街坊情分”,得是互相帮衬,不是单方面的拖累。他傻了大半辈子,总算在快五十的时候明白了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