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洞入口的警戒线在晨雾中拉成一道醒目的黄线,将围观的村民和记者隔绝在外。技术队的车辆沿着崎岖山路蜿蜒而至,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打破了山涧的宁静。沈砚下车时,裤脚沾染上路边的露水,寒意顺着布料渗透进来,让他瞬间清醒了几分。
“沈队,技术设备都已到位,矿洞内部结构复杂,通风条件差,我们准备了便携式呼吸机和照明设备。”技术科科长老周拿着检测仪器走过来,眉头紧锁,“初步检测显示,洞内部分区域一氧化碳浓度超标,还有坍塌风险,进入后必须小心。”
沈砚点点头,目光扫过矿洞入口。那是一个宽约三米的天然洞口,岩壁上布满青苔和水流冲刷的痕迹,黑黢黢的洞口像一张巨兽的嘴,吞噬着周围的光线。“林辰被捕时说过,‘矿洞深处藏着陆明的秘密’,我们按他的供述,重点排查西侧巷道。”他转头看向陆时,“你跟我一组,老周带技术人员殿后,注意保持通讯畅通。”
陆时早已换上专业的探险装备,头盔上的探照灯调试完毕,发出刺眼的白光。“我哥当年的警徽编号是0739,刚才技术队在洞口附近捡到的碎片,上面隐约能看到‘73’的字样。”他握紧手中的登山杖,指节泛白,“应该就是他的。”
沈砚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稳:“别着急,我们一步步来。”
一行人陆续进入矿洞,探照灯的光束在黑暗中扫过,照亮了两侧凹凸不平的岩壁。洞内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和矿石粉尘,呼吸间都能感受到颗粒感,脚下的碎石不时滚动,发出哗啦啦的声响。越往里走,温度越低,墙壁上凝结的水珠滴落在地面,发出清脆的回响,在空旷的矿洞里不断回荡。
“西侧巷道大概在前方五十米处。”老周拿着矿洞简易地图,在前面引路,“十年前这里曾是小型铁矿开采点,后来因为事故废弃,很多巷道都被碎石堵塞了。”
走了大约十分钟,前方的道路果然被坍塌的石块阻断,只留下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小缝隙。探照灯的光束穿过缝隙,照见里面一条狭窄的通道,墙壁上布满抓痕,像是有人曾在这里艰难攀爬。
“沈队,这里有明显的人工清理痕迹。”技术人员蹲下身,用毛刷清理着缝隙边缘的碎石,“这些痕迹不算太久远,应该是近几年留下的。”
陆时心中一动:“会不会是林辰?他说过找到我哥后,悄悄加固了周围的岩石。”
沈砚示意技术人员仔细检测:“先确认安全,再进去。”
经过半小时的清理和安全检测,通道终于被拓宽到可以正常通行的程度。沈砚率先钻了进去,探照灯的光束在前方扫过,突然停留在地面一处不起眼的凹陷处。他弯腰蹲下,用手指拂去上面的灰尘,露出一块泛着白色的物体。
“这里有东西。”
陆时和老周立刻围拢过来,探照灯的光线聚焦在那块物体上。那是一块不规则的钙化骨骼,表面已经变得坚硬光滑,边缘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老周拿出专业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着骨骼周围的泥土,很快,更多的骨骼碎片暴露出来,散落在大约一平方米的范围内。
“看起来像是人类的肢骨碎片。”老周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需要带回实验室做DNA比对,但从骨骼的钙化程度来看,埋藏时间应该在八年到十年之间,和陆明失踪的时间吻合。”
陆时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他的探照灯在骨骼周围仔细搜寻,突然,一道微弱的反光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伸手拨开一块碎石,一枚残缺的金属徽章躺在泥土中,上面刻着的“73”字样清晰可见。
“是我哥的警徽!”陆时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他小心翼翼地捡起警徽,指尖抚摸着上面的纹路,眼眶瞬间红了,“这是他刚入警时发的警徽,他一直很珍惜,从不离身。”
沈砚看着那枚残缺的警徽,心中五味杂陈。十年了,陆明的下落终于有了眉目,可找到的却是冰冷的骨骼和破碎的警徽。他想起陆时这些年追查哥哥下落的执着,想起沈玥去世时的遗憾,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
“继续往前搜,注意观察周围有没有其他线索。”沈砚站起身,探照灯的光束继续向前延伸,“林辰说这里藏着秘密,不可能只有尸骨。”
一行人沿着狭窄的巷道继续深入,脚下的泥土越来越湿润,空气中的霉味也愈发浓重。突然,陆时的探照灯照到前方岩壁上有一处明显的凹陷,像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小洞穴。
“这里有个洞。”
沈砚走过去,发现洞穴大约半米高,需要弯腰才能进入。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强光手电,向洞内照去,只见洞穴内部铺着一层干枯的稻草,上面散落着几件早已腐烂的衣物碎片,还有一个生锈的铁皮盒。
“小心点,别破坏现场。”老周提醒道,立刻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
技术人员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将铁皮盒取出。铁皮盒已经严重锈蚀,锁扣早已损坏,轻轻一掰就打开了。盒子里没有贵重物品,只有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笔记本的纸张已经变得脆弱不堪,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
“这应该是陆明的笔记本。”陆时看着笔记本封面的磨损痕迹,眼眶通红,“我哥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个笔记本的款式,和他失踪前用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