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旧痕(2 / 2)

“大爷,谢谢您,这些信息对我们很重要。”陆时收起笔记本,站起身,“您还有没有其他关于林辰或者王校医的印象?哪怕是小事也行。”

老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没有了,都过去十年了,能记起这些就不错了。那孩子当时看着怪可怜的,总一个人,不像别的学生那么活泼。”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王校医的办公室,后来一直没动过,就在教学楼三楼最东边,钥匙应该还在教务处的旧柜子里。你们要是想看看,我可以帮你们找找。”

陆时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谢谢您了!”

老人点了点头,起身领着陆时往教学楼走。楼道里光线昏暗,墙壁上还留着当年学生画的涂鸦,墙角堆着废弃的课桌椅,积了厚厚的灰尘。走到三楼东边,老人打开一间挂着“教务处”牌子的房间,在一个旧木柜里翻找了半天,终于找出一串生锈的钥匙。

“就是这个,第三个钥匙就是校医室的。”老人把钥匙递给陆时,“里面估计积满灰了,你们小心点。”

陆时接过钥匙,走到隔壁的校医室门口。门是木制的,漆皮剥落,门牌上的“校医室”三个字模糊不清。他插入钥匙,轻轻转动,锁芯发出“咔哒”一声闷响,像是打开了尘封十年的记忆。

推开门,一股混杂着灰尘和药水的味道扑面而来。房间不大,靠墙放着一张旧诊疗床,床上铺着泛黄的床单,角落里的药柜玻璃碎了几块,里面空荡荡的,只剩下几个空药瓶。桌子上堆着厚厚的文件,上面落满了灰尘,阳光透过蒙尘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陆时走到桌前,小心翼翼地翻开那些文件。大多是当年的学生健康登记表,字迹模糊,翻到最后几页时,他突然停住了——一张登记表上,赫然写着“林辰”的名字,登记日期是十年前的十月,症状一栏写着“失眠、焦虑”,处理意见是“留诊观察,遵医嘱服药”,签名是“王建国”。

他继续往下翻,发现林辰的健康登记记录有十几页,每次的症状都大同小异,处理意见都是“留诊观察”,而其他学生的记录大多只是简单的感冒、擦伤,从未有过如此频繁的“留诊”。陆时拿起一个掉在地上的空药瓶,瓶身标签已经模糊,只能勉强辨认出“盐酸舍曲林”的字样——这是一种抗抑郁药物,通常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长期服用会有副作用,可能导致脸色苍白、乏力。

“果然是灌药……”陆时低声自语,心里一阵发凉。王建国以“治疗”为名,长期给林辰服用抗抑郁药,而所谓的“单独留诊”,恐怕就是强制灌药的过程。林辰当年脸色苍白、精神萎靡,都是药物副作用导致的,而陆明的出现,打断了这一切。

他把空药瓶和林辰的健康登记表收好,转身走出校医室。老人还在楼道里等着,见他出来,问道:“怎么样?有发现吗?”

“有,谢谢您,帮了我们大忙。”陆时真诚地说,“这些线索对我们很重要。”

离开启明中学时,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陆时坐进警车,立刻给沈砚打了电话。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沈砚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像是刚从睡梦中醒来:“怎么样?有线索吗?”

“有重大发现。”陆时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我找到当年启明中学的老校工,他说林辰高三时经常被校医王建国单独留诊,每次出来都脸色苍白,还说陆明当年找过王建国,和他吵过架,之后林辰就没再被留诊了。我还在当年的校医室找到了林辰的健康登记表和空药瓶,是抗抑郁药,王建国当年可能一直在给林辰灌药。”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传来沈砚的声音,语气凝重:“校医王建国……看来当年的事,比我们想的更复杂。陆明救了林辰,林辰的复仇,恐怕不只是为了福利院的孩子,还有当年自己遭受的折磨。”

“我现在就去查王建国的下落。”陆时发动汽车,方向盘在手中微微发热,“他当年突然辞职,肯定有问题,说不定和福利院的事也有关联。”

“好,我这边也在查赵静和当年‘临时安置’的孩子。”沈砚的声音顿了顿,“我们两条线同时查,尽快把线索串起来。记住,王建国这条线很关键,一定要小心,别打草惊蛇。”

“放心吧。”陆时挂了电话,踩下油门,警车驶离启明中学,汇入街道的车流。后视镜里,旧校舍的轮廓越来越小,像是被时光吞噬的记忆。陆时握着方向盘,心里清楚,他们已经触碰到了当年旧案的另一层真相——林辰的复仇,不仅是为了陆明和那些失踪的孩子,也是为了十年前那个在药水里挣扎的自己。

而那个叫王建国的校医,就像是连接福利院旧案和林辰过往的纽带,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或许就能揭开所有谜团的关键。车窗外的风刮过,带着深秋的凉意,陆时握紧了手中的空药瓶,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像是在触碰十年前那段沾满药味的旧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