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条是普通的白色信纸,边缘已经有些发黄,上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字,字迹有些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下的:“红绳绕三圈,藏在三号井最里面”。
“红绳?三号井?”陆时反复念着这两个词,眉头紧紧皱起,“这是什么意思?红绳是指什么?三号井又是哪个井?”
沈砚接过纸条,仔细看着上面的字迹,铅笔的痕迹有些模糊,似乎写了有些年头,但折叠的痕迹却很新,显然是不久前还被人动过——或许是孙茂自己最后一次确认,也或许是林辰他们翻动书架时,不小心将书挪动,却没发现这张夹在里面的纸条。
“三号井,应该是指矿场的三号矿井。”沈砚很快做出判断,“当年矿场有五个生产矿井,三号井因为年代最久,设备老化,在五年前就已经停产封闭了,现在应该早就废弃了。”
“那红绳呢?”陆时追问,语气里带着困惑,“绕三圈,藏在三号井最里面……是说用红绳做标记,藏了什么东西吗?可红绳到底是什么?”
沈砚没有立刻回答,他盯着“红绳”两个字,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沈玥的尸检报告。当时法医明确提到,沈玥的颈部有一圈“环形勒痕”,勒痕边缘整齐,不像是普通绳索造成的,更像是某种质地较软、有一定宽度的带子留下的痕迹。当时他还疑惑,什么样的带子能留下这样的勒痕,现在看到“红绳”两个字,心里猛地一沉。
“沈玥的脖子上,有环形勒痕。”沈砚的声音有些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虽然法医说不像普通绳索,但‘红绳’会不会和她的死有关?这纸条是孙茂留下的,他失踪前一直在调查矿场的事,说不定他发现了沈玥死亡的真相,才留下这样的线索。”
陆时浑身一震,瞬间明白了沈砚的意思。沈玥的死一直是沈砚心里的痛,也是这一系列案件的开端,要是“红绳”真的和沈玥有关,那这张纸条就不仅仅是指向矿场埋尸案的证据,更是连接两起案件的关键。
“这么说,孙茂藏在三号井的东西,很可能既和埋尸案有关,也和沈玥的死有关?”陆时的语气变得急切,“那我们必须尽快去三号井看看!林辰他们没找到这张纸条,暂时不会想到去三号井,但他们肯定还在找孙茂留下的证据,要是被他们抢先一步,就麻烦了。”
沈砚将纸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眼神变得坚定:“现在就去矿场。不过在那之前,得先确认一下三号井的具体位置,还有现在的封闭情况。矿场停产这么久,三号井说不定已经被封死了,需要准备工具。”
两人转身准备离开,陆时走到门口,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屋内的狼藉。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照进来,落在散落的书页和衣物上,尘埃在光柱里飞舞,像是被打乱的秘密。他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孙茂失踪这么久,生死未卜,他的家却被人如此肆意翻动,只为了寻找那些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的证据。
“孙茂他……会不会已经出事了?”陆时的声音有些低沉。
沈砚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不管他现在怎么样,我们找到他留下的线索,就一定要查下去。找到藏在三号井的东西,不仅能查清埋尸案的真相,或许还能知道孙茂的下落,给沈玥一个交代。”
陆时点点头,压下心头的情绪,跟着沈砚走出了房门。关上那扇被撬坏的房门时,他仿佛听到屋内传来一声微弱的叹息,像是来自那个消失的男人,带着不甘和期盼。
两人快步走下楼梯,刚出楼道,就看到一辆黑色的轿车从小区门口缓缓驶过。车窗贴着深色的膜,看不清里面的人,但沈砚的目光却瞬间变得锐利——那辆车的车牌号,他隐约有些印象,似乎在刘建国的公司门口见过。
“有人在盯着这里。”沈砚拉了陆时一把,让他低下头,两人快步走到街边的树荫下,看着那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远,“应该是林辰或刘建国的人,他们没找到东西,不甘心,所以派人守在这里,想等可能回来的人,或者监视有没有其他人来这里。”
“那我们现在去矿场,会不会被他们盯上?”陆时有些担心。
“怕什么,正好可以看看他们的反应。”沈砚眼神一冷,“他们越着急,就越说明三号井里的东西对他们至关重要。我们现在就去矿场,让他们跟着,也好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拿到了他们想要的线索。”
说完,沈砚率先迈步,朝着镇子外的矿场方向走去。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陆时紧紧跟在他身后,手里攥紧了拳头。他知道,接下来要去的废弃矿场,很可能藏着所有真相的关键,但也一定布满了危险。可不管前方有多难,他都不会退缩——为了哥哥陆明,为了沈玥,也为了那个消失在黑暗里的孙茂,他们必须找到那根“红绳”,揭开所有被掩盖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