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褪色的合影(1 / 2)

沈砚的公寓在老城区的顶楼,窗外的梧桐树把影子投在地板上,像幅洇开的墨画。他把沈晴的遗物从储物箱里倒出来,旧课本、泛黄的笔记本、掉了漆的发夹……十年的时光在这些物件上结了层薄灰,碰一下就簌簌往下掉。

他需要找到更多线索。周明哲这条线已经交给陆时,但张野的突然介入让他有种预感——沈玥的死绝不是周明哲一个人能完成的,那张伪造的病历背后,一定还牵扯着更复杂的关系。而沈晴,他的姐姐,那个总把“别怕”挂在嘴边的女孩,或许早就察觉到了什么。

沈晴的日记本里提到过孤儿院,提到过红绳结,却从没写过具体的人和事。就像她故意在记忆里筑起一道墙,只留下些零碎的砖块,让他猜不透墙后的模样。

箱子底层压着个铁皮饼干盒,是小时候沈晴攒零花钱买的,专门用来装姐妹俩的“宝贝”。沈砚掀开锈迹斑斑的盖子,里面掉出几颗玻璃弹珠、半块橡皮,还有一个被水泡得发皱的信封。

信封上没有邮票,封口处的胶水早就失效了。他倒出里面的东西,一张照片滑落在地。

照片被水浸泡过,边缘卷成波浪状,画面像被蒙上了层白雾。沈砚用指尖小心翼翼地抚平,心脏突然漏跳了一拍。

是张合影,背景是孤儿院那栋爬满爬山虎的红砖楼。照片里的孩子穿着统一的蓝白校服,前排蹲着三个女孩,后排站着十几个男孩,角落里还有个穿白衬衫的老师,笑得一脸僵硬。

拍摄日期应该是十年前,沈砚一眼就认出了前排中间的沈玥。七岁的妹妹扎着两个羊角辫,脸颊上还有婴儿肥,手腕上赫然系着一根红绳,红绳末端的结在褪色的画面里依然清晰。

沈玥左边是个梳着马尾的女孩,额头上有颗小小的痣,正对着镜头做鬼脸。沈砚的呼吸顿了顿——是张悦。去年冬天在矿场竖井里发现的那双儿童鞋,正是张悦失踪前穿的款式。

张悦旁边还蹲着个女孩,眉眼很淡,嘴角抿成一条直线,显得有些怯懦。沈砚盯着她看了很久,终于想起这是谁——李念,另一个失踪的孩子,比沈玥大一岁,据说小时候总爱跟在沈晴身后。

三个后来或死或失踪的孩子,竟然出现在同一张照片里。

沈砚的指尖在照片上微微颤抖。他以前从没见过这张合影,沈晴也从未提起过。是故意藏起来的,还是不小心遗落在饼干盒里的?

他把目光移到后排。十几个男孩挤在一起,大多对着镜头傻笑,只有角落里站着个男孩,背微微佝偻着,像是不愿被拍到。他比周围的孩子都要高些,穿着件明显不合身的灰衬衫,袖口卷了好几圈,露出的手腕上,系着一根和沈玥同款的红绳。

男孩的脸藏在阴影里,只能看到个模糊的轮廓,下巴很尖,嘴唇抿得很紧。他没有看镜头,而是低着头,目光似乎落在前排沈玥的方向。

这个男孩……

沈砚的眉头紧紧皱起。沈晴的日记里写过“戴红绳的小哥哥”,说他送了自己和沈玥各一根红绳结。难道就是他?

他把照片举到灯下,试图看清男孩的脸,可水渍让画面变得模糊,怎么也辨不真切。就像这个男孩的存在,始终笼罩在一层迷雾里。

沈砚翻到照片背面,发现上面用铅笔写着两个字,字迹很轻,几乎要被磨掉了。他凑近了仔细看,才辨认出是“辰,”,后面跟着两个更模糊的字,像是“勿信”。

辰。

是这个男孩的名字吗?

勿信。

不要相信他?还是不要相信关于他的传言?

沈砚的心沉了下去。沈晴为什么要在照片背面写这两个字?她是在警告谁?警告自己,还是警告那个叫“辰”的男孩?

他想起陆时说过,矿场竖井里发现的儿童鞋印旁,有红绳磨损的痕迹。想起张野带来的那张照片里,陆明身后那个戴红绳的男孩背影。

难道他们说的,都是这个叫“辰”的男孩?

如果是这样,那这个男孩就连接起了孤儿院、矿场、沈氏姐妹、张悦、李念,甚至陆明的失踪。他到底是谁?是事件的参与者,还是知情者?是敌人,还是潜在的盟友?

沈砚把照片平铺在桌面上,用镇纸压住边角。他看着照片里三个女孩稚嫩的脸庞,看着那个沉默的红绳男孩,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巧合。

沈玥、张悦、李念,三个在孤儿院认识的孩子,后来相继出事。这绝不是孤立的个案,背后一定有只看不见的手,把他们一个个拖进了黑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