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232章 晚秋食品坊启动“非遗美食传承”项目,挖掘传统配方

第232章 晚秋食品坊启动“非遗美食传承”项目,挖掘传统配方(2 / 2)

醒面之后是擀面,将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饼,面饼的厚度要均匀,不能有厚有薄。擀好面饼后,将面饼叠起来,用刀切成细细的面条,切面条时,刀工要精湛,切出来的面条要粗细均匀,如发丝一般。

切好面条后,就要进行挂面了。将面条挂在特制的木架上,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挂面条时,要轻轻拉扯,让面条自然下垂,不能用力过猛,否则面条会断裂。晾干的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需要四五个小时,直到面条变得干燥、坚硬。

这一系列工序下来,林晚秋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她没有丝毫怨言,反而越干越有劲头。她知道,这些传统手艺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们蕴含着老艺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

在与李老爷子相处的过程中,林晚秋也渐渐了解到,李老爷子之所以脾气古怪,是因为他曾经有一个儿子,原本是他选定的传承人,可儿子却觉得做挂面辛苦,赚钱少,不愿意继承手艺,反而跑去城里做了生意,结果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从此杳无音信。这件事让李老爷子伤心不已,也对传承手艺失去了信心。

了解到这些后,林晚秋心中更加敬佩李老爷子,也更加坚定了要传承这些传统手艺的决心。她经常陪李老爷子聊天,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给她做自己拿手的饭菜,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李老爷子的心渐渐被林晚秋的真诚与执着打动,开始主动教她一些制作挂面的诀窍,比如如何调整盐和水的比例,如何控制醒面的时间,如何让面条更加劲道爽滑。

这天,林晚秋按照李老爷子教的方法,终于成功制作出了一批手工挂面。她煮了一碗挂面,端到李老爷子面前:“老爷子,您尝尝,看看怎么样?”

李老爷子拿起筷子,夹了一根面条,放进嘴里慢慢咀嚼。面条细如发丝,口感爽滑劲道,带着淡淡的麦香,味道与他自己做的不相上下。李老爷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点了点头:“不错,有我当年的风范。”

林晚秋心中一喜,连忙说道:“老爷子,这都是您教得好。您看,咱们的合作是不是可以定下来了?”

李老爷子放下筷子,看着林晚秋,郑重地说道:“晚秋,我相信你了。我愿意把我的挂面方子传给你,也愿意和你合作。只是,我有一个条件。”

“老爷子,您说,只要我能做到,一定答应您。”林晚秋连忙说道。

“我希望你能好好传承这门手艺,不要为了赚钱而偷工减料,糟蹋了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李老爷子严肃地说道,“而且,如果你以后培养传承人,一定要找那些真心喜欢这门手艺、能吃苦的人。”

“您放心,老爷子!”林晚秋坚定地说道,“我向您保证,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坚守初心,严格按照方子制作,绝不偷工减料。而且,我一定会找到合适的传承人,把您的手艺好好传承下去。”

得到李老爷子的应允,林晚秋心中激动不已。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合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与李老爷子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由李老爷子负责指导制作手工挂面,林晚秋负责提供食材、销售产品,利润双方平分。

离开李家坳时,李老爷子亲自送林晚秋到村口。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小盒子,递给林晚秋:“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挂面方子,里面不仅有制作挂面的配料比例,还有一些制作特殊口味挂面的方法,你拿去吧。”

林晚秋双手接过盒子,心中满是感动:“老爷子,谢谢您!我一定会好好珍藏,好好利用这个方子。”

“去吧,好好干。”李老爷子拍了拍林晚秋的肩膀,眼中满是期待。

林晚秋骑着自行车,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返程的路。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乡间的小路上,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她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与坚定,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她还要去拜访更多的老艺人,挖掘更多的传统美食配方。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林晚秋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个村镇之间。她去了王家镇,拜访了一位擅长制作古法酿酒的张大爷,张大爷酿的米酒香甜醇厚,入口绵长,据说有滋补养生的功效;她去了赵家屯,找到了一位会做传统点心“梅花酥”的王大娘,王大娘做的梅花酥造型精美,外皮酥脆,内馅香甜,让人回味无穷;她还去了清风寨,拜访了一位擅长制作手工酱菜的刘老爷子,刘老爷子做的酱菜咸香可口,开胃下饭,品种繁多,有酱黄瓜、酱萝卜、酱茄子等。

每拜访一位老艺人,林晚秋都带着十足的诚意。她不仅为老艺人们带去了上好的食材,还耐心地听他们讲述传统美食的故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对于那些心存疑虑的老艺人,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自己的初衷,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诚意。

在拜访张大爷时,张大爷因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家里的酿酒作坊早已停工。林晚秋得知后,主动帮张大爷修缮了酿酒作坊,还从空间里拿出一些治疗风湿的药膏,送给张大爷缓解腿脚疼痛。张大爷深受感动,不仅答应与她合作,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酿酒秘方交给了她。

在拜访王大娘时,王大娘的孙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里为了给孩子治病,欠下了不少外债。林晚秋得知后,悄悄留下了一些钱和药品,还联系了城里的医院,帮助王大娘的孙子进行治疗。王大娘感激涕零,把制作梅花酥的独门绝技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她。

在这个过程中,林晚秋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有一些老艺人思想保守,不愿意将手艺外传;有一些人看到林晚秋的食品坊生意红火,心生嫉妒,散布谣言,说她是骗子,想骗取老艺人的手艺;还有一些地方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林晚秋常常要步行几十里路才能到达。

但林晚秋从未放弃过。她知道,传承非遗美食并非易事,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面对那些思想保守的老艺人,她总是耐心劝说,用自己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他们;面对那些谣言,她从不辩解,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面对路途的艰辛,她总是咬牙坚持,心中想着那些即将失传的传统美食,便充满了动力。

沈廷舟看着林晚秋每天早出晚归,日渐消瘦,心中十分心疼。他主动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照顾沈老太和孩子们的生活,还时常去食品坊帮忙打理生意,让林晚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挖掘传统美食配方的工作中。

“晚秋,辛苦了。”每当林晚秋深夜归来,沈廷舟总会为她准备好温热的饭菜和泡脚水,“要是太累了,就歇几天,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林晚秋靠在沈廷舟的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中满是慰藉:“不辛苦,一想到那些珍贵的传统美食能够重见天日,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沈念安和沈念溪也十分懂事,他们知道母亲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不哭闹着要母亲陪,还经常帮着沈老太做家务。沈念安还利用自己的数学天赋,帮林晚秋整理拜访老艺人的资料,计算合作的成本和利润。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林晚秋终于挖掘到了十几种珍贵的传统美食配方,涵盖了挂面、酿酒、点心、酱菜等多个品类。这些配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是老艺人们一生心血的结晶。

回到红旗生产大队后,林晚秋立刻着手准备“非遗美食传承”项目的启动。她首先对食品坊进行了改造,开辟出专门的生产区域,按照传统工艺的要求,购置了必要的生产工具。然后,她从食品坊的工人中挑选了一批心灵手巧、踏实肯干的年轻人,由李老爷子、张大爷等老艺人亲自指导,学习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

在教学过程中,老艺人们倾囊相授,将自己的经验和诀窍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人。林晚秋则在一旁认真学习,同时结合现代的生产理念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对传统配方进行适当的改良。比如,在制作梅花酥时,她减少了糖的用量,让口感更加清爽;在制作酱菜时,她采用了无菌包装技术,延长了保质期。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美食,林晚秋还在食品坊门口设置了展示区,将挖掘到的传统美食配方、制作工具和成品一一展示出来,吸引了不少村民和过往行人的目光。她还组织了一场“非遗美食品尝会”,邀请了公社的干部、周边大队的村民和食品坊的老顾客前来品尝。

品尝会当天,食品坊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桌子上摆满了各种非遗美食,有细如发丝的手工挂面、香甜醇厚的古法米酒、造型精美的梅花酥、咸香可口的手工酱菜等。大家纷纷拿起筷子,品尝着这些久违的传统美味,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这挂面真是太好吃了,比我小时候吃的还要香!”一位老大娘一边吃着挂面,一边赞叹道。

“这米酒也不错,甜而不腻,入口绵长,喝了浑身都暖和。”一位老大爷端着一碗米酒,满意地说道。

“这梅花酥太精致了,味道也特别好,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点心。”一位年轻的姑娘拿着一块梅花酥,爱不释手地说道。

公社书记也参加了品尝会,他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非遗美食,听着大家的赞叹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林晚秋同志,你做的这件事非常有意义!这些传统美食是咱们民族的瑰宝,你能把它们挖掘出来,传承下去,不仅丰富了大家的餐桌,还为咱们公社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公社一定会大力支持你!”

得到公社书记的肯定和支持,林晚秋心中更加坚定了信心。她知道,“非遗美食传承”项目的启动,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品尝会结束后,林晚秋的非遗美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订单源源不断地涌来。食品坊的工人们加班加点地生产,依然供不应求。林晚秋意识到,仅凭食品坊现有的生产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一些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仅靠食品坊的工人,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

这时,沈廷舟提醒道:“晚秋,我记得县城里有几家老字号作坊,他们有着多年的生产经验和成熟的销售渠道,只是近年来因为经营不善,生意一直不太好。你要不要考虑和他们合作,推出联名产品?这样既能扩大生产规模,又能借助他们的品牌影响力,让咱们的非遗美食走得更远。”

林晚秋眼前一亮,沈廷舟的话点醒了她。她想起之前去县城采买时,确实看到过几家老字号作坊,比如“福源斋”“老顺兴”等,这些作坊在当地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只是因为产品单一、缺乏创新,才逐渐被市场淘汰。如果能和这些老字号作坊合作,将自己挖掘到的传统美食配方与他们的生产经验、销售渠道相结合,一定能实现双赢。

“廷舟,你说得太对了!”林晚秋兴奋地说道,“我明天就去县城,拜访那些老字号作坊的老板,谈谈合作的事情。”

沈廷舟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笑着说道:“好,我陪你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夜色渐深,红旗生产大队沉浸在宁静的夜色中。林晚秋站在院子里,望着天上的繁星,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与老字号作坊的合作,是“非遗美食传承”项目的重要一步,也是食品坊发展壮大的关键。她相信,在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支持下,这些珍贵的传统美食一定能够重焕生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而她也能在传承非遗文化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锦绣人生。

此时的她,还不知道,这场与老字号作坊的合作,不仅会给她带来巨大的机遇,也会面临诸多的挑战。但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她都会勇往直前,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那些珍贵的传统美食,也为了身边爱她和她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