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212章 老家拆迁,晚秋帮乡亲争取合理补偿

第212章 老家拆迁,晚秋帮乡亲争取合理补偿(1 / 2)

一九九一年深秋,寒意渐浓,林晚秋的老家林家村被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村口的老槐树叶子已染成深黄,风一吹便簌簌飘落,铺满蜿蜒的村路;家家户户的烟囱冒着袅袅炊烟,混着泥土与农作物的清香,弥漫在宁静的村庄上空。然而这份往日的祥和,却被村委会墙上那张鲜红的拆迁通知彻底打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波澜。

林晚秋一家的汽车驶进村子时,远远就看到村委会门口围满了人,议论声、争执声此起彼伏,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乡亲们脸上都带着焦虑与不安,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唉声叹气,还有的在激动地争辩着什么。车刚停稳,林晚秋的大哥林建国就急匆匆地迎了上来,脸上满是愁容:“晚秋,你们可算回来了!现在情况有点棘手,拆迁办给的补偿标准太低了,每平米才给五十块钱,还不给安排安置房,乡亲们都不同意,可拆迁办的人态度强硬,说这是上面定的标准,没得商量。”

林晚秋推开车门,踩着满地落叶走进人群,看着乡亲们焦灼的脸庞,心中泛起一阵酸楚。这些乡亲,都是看着她长大的,当年她带着年幼的念安艰难求生,吃不饱穿不暖时,是张婶悄悄塞给她半袋红薯,是李叔帮她修补漏雨的屋顶,是王大爷给她找了临时的零活……这份淳朴的恩情,她一直铭记在心。如今故土要拆,她绝不能让乡亲们受委屈。

“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大家先安静一下。”林晚秋的声音温和却有力,瞬间压过了嘈杂的议论声。乡亲们纷纷转过头,看到林晚秋,眼中都露出了希望的光芒。这些年,林晚秋在外面闯出名堂,创办了“自然臻味”食品坊,还热心公益,是村里人的骄傲,大家都相信她有能力帮大家解决问题。

“晚秋,你可回来了!你快给我们拿个主意吧,拆迁办的人太欺负人了!”张婶抹着眼泪说道,“我们这房子,是辛辛苦苦盖起来的,一家人住了几十年,现在说拆就拆,补偿款还这么少,让我们以后怎么生活啊?”

“是啊,晚秋,你可得帮我们想想办法!”李叔也激动地说道,“拆迁办的人说,要是我们不签字,就强拆,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林晚秋走到人群中央,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坚定地说道:“各位乡亲,大家放心,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帮大家争取合理的补偿。拆迁是为了建工业园区,是好事,但也不能牺牲乡亲们的利益。补偿标准不合理,我们就跟他们谈;不给安置房,我们就向上面反映。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她的话如同定心丸,让乡亲们焦躁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沈廷舟站在她身边,身姿挺拔,眼神坚定,给了乡亲们满满的安全感。沈念安则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乡亲们的诉求和各家的房屋面积、家庭情况,准备整理成详细的资料。沈念溪抱着她的银奖奖杯,乖巧地站在一旁,小脸上满是认真,她虽然不太懂拆迁的事情,但知道妈妈是在帮乡亲们做实事,为妈妈感到骄傲。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秋和沈廷舟忙着了解情况。他们挨家挨户走访,测量房屋面积,记录家庭人口和实际困难,整理出详细的资料。在走访过程中,他们发现不少乡亲的房屋都是砖瓦结构,还有的带院子和附属设施,但拆迁办的补偿标准却不分结构、不分面积,一概而论,显然不合理。

“王大爷,您这房子是砖瓦房,还有这么大的院子,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补偿款至少得每平米一百块钱,还得给您安排安置房。”林晚秋看着王大爷家宽敞的院子和结实的房屋,认真地说道。

王大爷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啊,可拆迁办的人根本不听我们说,还说我们漫天要价。晚秋,这次就全靠你了。”

“您放心,王大爷,我一定会帮您争取到应有的补偿。”林晚秋坚定地说道。

沈廷舟则利用自己的人脉,四处打听相关的政策法规。他了解到,国家对农村拆迁有明确的规定,补偿标准应根据房屋结构、面积、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并且应当优先安排安置房或者给予安置补贴。拆迁办给出的补偿标准,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也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晚秋,情况已经摸清了。”沈廷舟晚上回到林建国家中,对林晚秋说道,“拆迁办的补偿标准不符合国家政策,我们可以拿着政策文件和收集到的资料,跟他们正式谈判。如果他们不同意,我们就向县里面反映,甚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乡亲们的权益。”

林晚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们这是欺负乡亲们不懂政策,想要蒙混过关。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明天,我们就去找拆迁办谈判。”

沈念安也说道:“妈妈,爸爸,我已经把乡亲们的资料整理好了,还计算了合理的补偿金额,明天谈判的时候可以用得上。”

第二天一早,林晚秋、沈廷舟带着林建国和几位乡亲代表,一起前往拆迁办谈判。拆迁办的办公室设在镇上的一间临时房屋里,里面的工作人员态度傲慢,看到林晚秋一行人,脸上没有丝毫热情。

“你们来干什么?不是已经跟你们说过了吗?补偿标准是上面定的,不能改!”拆迁办的负责人刘主任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语气不耐烦地说道。

林晚秋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拿出整理好的资料和政策文件,放在桌子上:“刘主任,我们今天来,是想跟你好好谈谈拆迁补偿的事情。这是国家关于农村拆迁的政策文件,上面明确规定了补偿标准和安置办法。这是我们林家村村民的房屋资料和合理的补偿诉求,希望你能认真看一看。”

刘主任瞥了一眼资料,不屑地说道:“这些文件我们都知道,但是具体补偿标准,还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林家村的经济条件就这样,五十块钱一平米已经不少了。”

“刘主任,你这话就不对了。”沈廷舟站起身,语气严肃地说道,“林家村虽然是农村,但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公路,交通便利。而且乡亲们的房屋大多是砖瓦结构,有的甚至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五十块钱一平米,连盖房子的成本都不够,更别说让乡亲们重新安家了。按照国家政策和当地的市场价,合理的补偿标准应该是每平米一百二十块钱,并且要给乡亲们安排安置房或者给予相应的安置补贴。”

刘主任的脸色变了变,没想到林晚秋一行人竟然做了这么充分的准备,还懂政策法规。他强装镇定地说道:“你们说的标准太高了,我们做不了主。”

“做不了主没关系,我们可以找能做主的人谈。”林晚秋语气坚定地说道,“如果你们不能给出合理的补偿,我们会向县住建局、县政府反映情况,必要的时候,我们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也了解过,周边几个村子的拆迁补偿标准都比这里高,为什么到了林家村,标准就这么低?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们也会向上面反映。”

刘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知道林晚秋不是好惹的,“自然臻味”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沈廷舟看起来气场强大,不好对付。他犹豫了一下,说道:“好吧,你们的诉求我会向上级反映,给我三天时间,我会给你们答复。”

“好,我们等你的答复。”林晚秋说道,“但是我希望你能如实反映情况,不要欺上瞒下。如果三天后没有合理的答复,我们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从拆迁办出来,林建国松了口气:“晚秋,廷舟,多亏了你们,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哥,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晚秋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的三天,我们要继续收集资料,联系周边村子的村民,了解他们的补偿情况,作为参考。同时,也要安抚好村里的乡亲们,让他们不要着急,相信我们一定能帮他们争取到合理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