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206章 念安高中期间参与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省级奖项

第206章 念安高中期间参与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省级奖项(1 / 2)

一九八八年的盛夏,蝉鸣聒噪如鼓,将古城中学的校园渲染得热烈而鲜活。高大的香樟树撑开浓密的绿荫,细碎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片,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草木的清香,也捎去了毕业班学子们伏案苦读的焦灼。高三(1)班的教室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此起彼伏,汇成一曲紧张而有序的备考乐章。

沈念安坐在靠窗的位置,身着洗得发白的蓝白校服,身姿挺拔如松。他的侧脸轮廓分明,鼻梁高挺,眉眼间继承了林晚秋的温婉与沈廷舟的英气,只是此刻,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眸正专注地凝视着桌上的草稿纸,眉头微蹙,神情带着几分思索的凝重。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地画满了公式、图表,还有一些奇思妙想的机械结构图,墨迹深浅不一,足见他已在此处钻研了许久。

距离高考仅剩一个月,教室里弥漫着浓郁的备考氛围,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文化课,唯独沈念安,在完成既定的复习任务后,总会抽出时间琢磨他的“小发明”。这份对科技创新的执着,源于他从小对数学和物理的浓厚兴趣,更离不开林晚秋和沈廷舟的悉心引导与支持。

早在沈念安初中时,林晚秋就发现了他在数理方面的过人天赋。别的孩子还在为解方程头疼时,他已经能自主钻研初中奥数题;别的孩子对电路原理一知半解时,他已经能用废旧零件组装简单的收音机。林晚秋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强迫孩子死读书,而是全力支持沈念安的爱好,给他买了大量的科普书籍、数理竞赛题集,还特意托人从省城买来一套简易的物理实验器材。

沈廷舟也常常抽出时间,和沈念安一起探讨问题。他曾是部队军官,对机械、电路等方面颇有了解,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沈念安讲解复杂的原理,还会引导他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下,沈念安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数理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还多次在学校的数理竞赛中获奖。

升入高中后,沈念安的视野更加开阔,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理论学习和小型实验,而是开始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想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研发出能解决实际困难的产品。一次,他跟随沈小刚去“自然臻味”的种植基地帮忙,发现种植基地的灌溉全靠人工,不仅效率低下,还浪费水资源。尤其是在干旱季节,员工们需要顶着烈日,一桶一桶地给果蔬浇水,辛苦不说,还常常因为浇水不均匀,导致部分果蔬长势不佳。

看着员工们汗流浃背的身影,沈念安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想,能不能设计一种自动灌溉装置,既节省人力,又能合理利用水资源,让果蔬得到均匀的灌溉?这个念头一旦生根发芽,就再也无法遏制。从那以后,沈念安就像着了魔一样,开始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研究灌溉技术和电路原理,想要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念安,又在琢磨你的发明呢?”同桌李明凑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佩服,“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你还有心思搞这些?不怕影响成绩啊?”

沈念安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放心吧,我已经制定好复习计划了,不会影响高考的。这个自动灌溉装置我已经研究了好几个月了,现在就差最后一个关键部分,我想尽快把它完善好。”

李明看着草稿纸上复杂的结构图,不由得咋舌:“你这也太厉害了吧!居然能自己设计自动灌溉装置。我听说最近省里在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你这个发明要是拿去参赛,肯定能获奖!”

“科技创新大赛?”沈念安的眼睛一亮。他之前确实听老师提起过,但一直忙着完善发明,没来得及关注。

“是啊!”李明兴奋地说道,“这个大赛含金量可高了,获奖的话不仅能拿到证书和奖金,高考还能加分呢!好多重点大学都很看重这个比赛的成绩。你这么有天赋,可别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沈念安的心中一动。他研发自动灌溉装置,初衷是为了帮助种植基地解决实际问题,但如果能通过参赛获得认可,不仅能为自己的高考加分,还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装置,或许能帮助更多的农户解决灌溉难题。想到这里,他心中的念头更加坚定了。

放学回家后,沈念安迫不及待地把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想法告诉了林晚秋和沈廷舟。

此时的“自然臻味”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食品企业,林晚秋和沈廷舟也比以前更加忙碌,但他们始终没有忽略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教育。家里的客厅宽敞明亮,墙上挂着沈念安从小到大获得的各种奖状,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沈念安的实验器材。

林晚秋正在厨房准备晚饭,听到沈念安的话,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念安,妈妈支持你!你的发明能帮助种植基地解决灌溉问题,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去参赛,让更多人看到你的成果,也是一件好事。”

沈廷舟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一份文件,闻言抬起头,眼中满是赞许:“好小子,有想法!爸爸也支持你。不过,高考在即,参赛准备不能影响复习,你要合理安排时间。”

“我知道了,爸爸!”沈念安用力点了点头,“我已经制定好计划了,每天晚上和周末抽出时间完善发明、准备参赛材料,不会耽误复习的。”

“那就好。”沈廷舟笑着说道,“如果你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什么技术难题,随时可以问我,爸爸一定尽力帮你解决。”

得到父母的支持,沈念安更加信心满满。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边紧张地备战高考,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完善自动灌溉装置。为了攻克技术难题,他常常熬夜到深夜,草稿纸堆了厚厚一摞,手上也因为焊接零件磨出了水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林晚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每天都会给沈念安准备营养丰富的夜宵,提醒他注意休息,还会在他疲惫的时候,陪他聊聊天,缓解他的压力。沈廷舟也常常和沈念安一起探讨技术问题,帮他分析装置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在父母的关爱与支持下,沈念安的自动灌溉装置终于完善好了。这个装置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够自动检测土壤湿度,根据土壤的干旱程度自动调节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不仅节省了人力和水资源,还能确保果蔬得到均匀的灌溉,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为了让装置更加完善,沈念安还特意带着装置去种植基地进行了多次试验。试验过程中,装置的表现非常出色,得到了沈小刚和种植基地员工们的一致好评。

“念安,你这个发明太实用了!”沈小刚看着自动运转的灌溉装置,由衷地赞叹道,“有了这个装置,我们再也不用顶着烈日人工浇水了,不仅省了力,还浇得更均匀,你看这些草莓,长得比以前好多了!”

老员工王大叔也笑着说道:“念安这孩子真是太聪明了!不愧是林总和沈总的儿子,年纪轻轻就这么有出息。这个装置要是推广开来,肯定能帮咱们农民省不少事!”

听到大家的赞扬,沈念安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他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对装置进行了最后的优化。

参赛材料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沈念安需要撰写详细的发明说明书,制作装置的展示模型和ppt。为了让说明书更加专业、严谨,他查阅了大量的专业资料,还请教了学校的物理老师和农业专家。为了让展示模型更加直观、精美,他特意去省城购买了优质的材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制作。

林晚秋和沈廷舟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最大的支持。林晚秋帮他整理资料、修改说明书,沈廷舟则帮他调试装置、完善模型。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参赛材料终于准备好了。

高考结束后,沈念安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带着他的自动灌溉装置前往省城参加比赛。

科技创新大赛的赛场设在省城的科技馆,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赛选手齐聚一堂,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精心准备的作品。赛场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而紧张。选手们的作品五花八门,有环保类的、机械类的、电子类的,个个创意十足、制作精良。

沈念安的自动灌溉装置虽然看似简单,但实用性强、技术先进,很快就吸引了评委和其他选手的关注。在展示环节,沈念安从容自信地向评委们介绍了装置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效果,还现场演示了装置的操作方法。

评委们对沈念安的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仔细地查看了装置的结构,认真地询问了相关的技术问题。沈念安沉着冷静地一一作答,他的专业知识和清晰的表达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这个自动灌溉装置设计得非常巧妙,实用性很强,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灌溉难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一位资深评委笑着说道,“小伙子很有想法,也很有能力,前途不可限量。”

听到评委的赞扬,沈念安的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比赛结束后,沈念安回到了家,开始焦急地等待比赛结果。这段时间,他一边等待消息,一边预习大学的课程,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

林晚秋和沈廷舟虽然没有多问,但心中也充满了期待。他们每天都会关注大赛的官方消息,希望能尽快听到好消息。

半个月后,好消息终于传来。沈念安收到了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寄来的获奖通知书,他的自动灌溉装置荣获了省级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