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年仲夏的晚风,裹挟着沱河湿润的水汽,轻轻拂过东风招待所的窗棂。林晚秋坐在桌前,借着暖黄的台灯灯光,正仔细整理着白天从市区书店买来的书籍。沈念安已经熟睡,呼吸均匀,嘴角还带着白天玩旋转木马时的浅浅笑意,怀里紧紧抱着那辆红色金属小汽车。沈廷舟则坐在一旁,认真翻阅着从书店买来的食品加工技术手册,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房间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静谧而温馨。
林晚秋将沈念安挑选的数学竞赛辅导书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又拿起一本自己选的《儿童心理学初探》,指尖刚触碰到书页,胸口佩戴的祖传玉佩突然微微发热,一股温润的暖流顺着脖颈缓缓蔓延至全身。她心中一动——自重生激活玉佩空间以来,只有在空间仓库补充物资或在内部土地种植作物时,玉佩才会有这样的反应,难道这次又有新的变化?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沈廷舟,见他正专注于书本,便悄悄起身,走到窗边,借着窗外的月光轻抚玉佩。下一秒,熟悉的眩晕感袭来,她的意识瞬间进入了玉佩空间。
与以往不同,这次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只有仓库和农田的单调景象。空间中央新增了一座古朴的木质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封面泛着柔光的书籍,书脊上的文字清晰可见——《0-12岁儿童成长发育指南》《现代亲子沟通技巧》《儿童专注力培养手册》《多元智能开发理论》……每一本都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显然是与现代育儿相关的专业书籍。书架旁还放着一张月牙形的石桌,桌上摆着一台类似现代平板电脑的透明光屏,屏幕上显示着“育儿知识查询系统”的字样,下方还有“成长记录”“问题答疑”“课程推荐”三个选项,界面简洁清晰,充满了现代科技感。
林晚秋震惊地走上前,指尖轻轻拂过书架上的书籍。她前世作为现代美食博主,虽因工作需要了解过一些儿童营养知识,但对于系统的育儿理念和教育方法知之甚少。重生后面对沈念安,她更多是凭借母爱本能给予呵护,却时常在教育方式上感到困惑——比如念安有时会因解不出难题而烦躁哭闹,她只能笨拙地安慰,却不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再比如念安对数学有着极高的天赋,她想进一步培养,却苦于没有科学的方法,只能任由孩子自己摸索。而眼前这些书籍和查询系统,无疑是为她量身打造的“育儿宝典”,瞬间解开了她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
她随手抽出一本《儿童情绪管理指南》,翻开书页,里面的内容详细而实用,不仅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儿童情绪波动的原因,还附带了具体的疏导案例,比如“当孩子因失败而沮丧时,家长应避免说‘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而是要共情孩子的感受,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着急,咱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这些简单却有效的沟通技巧,让林晚秋豁然开朗——她想起上次念安因一道数学题解不出而摔笔时,自己虽然没有责备,却只是说“没关系,明天再想”,现在看来,那样的回应并没有真正理解孩子的挫败感,反而可能让念安觉得自己的情绪没有被重视。
“原来教育孩子还有这么多学问。”林晚秋轻声感叹,又拿起一本《多元智能开发理论》。书中提到,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有的擅长逻辑数学,有的擅长语言表达,有的擅长空间想象,家长不应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要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多元能力。这让她想起沈念安除了数学天赋,还特别喜欢观察自然——上次在公社田野里,他能准确说出每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甚至能通过树叶的纹路分辨树木的种类。以前她只觉得这是孩子的好奇心,现在才意识到,这或许是念安在自然观察智能方面的优势,值得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她走到石桌前,伸手触碰透明光屏,屏幕瞬间亮起。她点击“成长记录”选项,界面上出现了一个空白的表格,提示可以输入孩子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兴趣爱好等信息。她试着输入“沈念安,12岁,身高152,体重42kg,兴趣:数学、自然观察”,输入完成后,光屏自动生成了一份简单的成长报告,还根据年龄推荐了适合的培养方案,比如“推荐参加数学兴趣小组,购买自然科学类书籍,定期带孩子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这些建议具体可行,正好解决了她之前想培养念安兴趣却无从下手的难题。
接着,她又点击“问题答疑”选项,输入“孩子解不出难题时容易烦躁,该如何引导?”。光屏很快给出了详细的解答,不仅有情绪疏导的步骤,还附带了一个具体的沟通示例:“第一步,共情孩子的情绪:‘妈妈看到你因为解不出题而着急,这很正常,妈妈小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第二步,帮助孩子拆解问题:‘咱们一起看看这道题,先把已知条件列出来,再想想之前学过的类似题型’;第三步,给予积极鼓励:‘你刚才已经找到了解题的关键点,再坚持一下,肯定能做出来’”。这些步骤清晰明了,让林晚秋瞬间掌握了正确的引导方法,心中的焦虑也随之消散。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林晚秋才意识到自己在空间里待了很久。她恋恋不舍地将书籍放回书架,点击光屏上的“退出”按钮,意识很快回到了现实世界。玉佩的热度已经褪去,但她心中的激动却久久无法平息。她走到床边,轻轻抚摸着沈念安的头发,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有了这些现代育儿知识,她不仅能更好地呵护念安的成长,还能帮助孩子发挥天赋,培养良好的性格和能力,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第二天清晨,沈念安早早醒来,一睁开眼就拿起身边的红色小汽车,兴奋地对林晚秋说:“妈妈,我今天还想去人民公园坐船,还想再去书店看看有没有更多的数学书!”林晚秋笑着点头,帮他整理好衣服,“好啊,不过咱们今天可以先去市区的科技馆看看,爸爸说那里有很多有趣的科学实验,还能学到很多知识,说不定对你的数学学习也有帮助呢。”
沈念安眼睛一亮,“科技馆?是不是有很多机器人和模型?”林晚秋笑着说:“妈妈也不太清楚,不过肯定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咱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其实,提议去科技馆是她昨晚在空间里看到《多元智能开发理论》后想到的——书中提到,通过直观的科学实验和互动体验,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科技馆正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场所。
吃完早饭,一家三口收拾好行李,办理了退房手续,便往市区科技馆走去。科技馆位于市区的中心广场附近,是一栋造型新颖的白色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起来充满了科技感。走进科技馆,里面人头攒动,大多是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家长。展厅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科学模型和实验装置,有模拟太阳系的行星模型,有展示力学原理的杠杆装置,还有可以互动的电路实验台,每一个展品前都围满了好奇的孩子。
沈念安立刻被一个模拟自由落体的实验装置吸引了,他站在展台前,认真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还亲手操作了实验按钮,看着不同重量的小球同时落地,眼中满是疑惑和兴奋。“妈妈,为什么重的小球和轻的小球会同时落地啊?我以前以为重的会落得更快呢。”林晚秋想起空间里《儿童科学启蒙指南》中提到的重力原理,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这是因为地球有重力,会吸引所有的物体往下落,而物体下落的速度和重量没有关系,只和重力有关。就像你从桌子上同时扔下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它们会同时掉到地上一样。”
沈念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跑去看另一个电路实验装置。他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将导线连接到电池和灯泡上,当灯泡亮起的那一刻,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妈妈,我成功了!我让灯泡亮起来了!”林晚秋笑着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念安真厉害,不仅会做数学题,还会做科学实验呢。你看,科学和数学其实是相通的,很多科学实验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来计算和分析,以后你学习数学的时候,说不定还能用到今天看到的科学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