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145章 念溪满月,晚秋举办满月宴

第145章 念溪满月,晚秋举办满月宴(1 / 2)

秋阳把红旗生产大队的泥土路晒得暖融融的,空气中飘着新收玉米的清甜与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柴火香气。沈家院子里早已热闹起来,沈廷舟踩着梯子,将一盏盏红纸糊的灯笼挂在老槐树的枝桠上,橙红的光透过纸缝,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把揉碎的胭脂。林晚秋抱着裹在大红襁褓里的沈念溪,正坐在堂屋的木桌旁,手里捏着一根银制的长命锁——这是她从空间里翻出的老物件,锁身刻着“长命百岁”的篆字,边缘还缀着小小的铃铛,一动就发出清脆的声响,逗得怀里的念溪咯咯直笑。

“妈妈,妹妹的长命锁真好看!”沈念安凑过来,小手指轻轻碰了碰铃铛,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等会儿客人来了,我要告诉他们,这是妈妈特意给妹妹准备的!”

林晚秋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指尖蹭过他额前柔软的碎发:“好啊,不过念安要记得,客人来了要礼貌问好,不能乱跑,知道吗?”

“我知道!”沈念安用力点头,转身就去帮沈廷舟递灯笼,小大人似的踮着脚,生怕摔了手里的东西。林晚秋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心里满是柔软——从前那个瘦弱胆小、见人就躲的孩子,如今已经能帮家里做事了,这比任何财富都让她欣慰。

沈廷舟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到林晚秋身边,目光落在念溪身上,语气里满是宠溺:“这丫头今天精神真好,看来知道家里要热闹了。”他说着,伸手轻轻碰了碰念溪的小脸蛋,小家伙立刻伸出小手,抓住他的指尖,笑得更欢了。

“可不是嘛,早上喂完奶就没睡,眼睛一直亮着,跟你小时候一样,爱热闹。”林晚秋笑着说,忽然想起什么,又道,“对了,妈和大嫂他们来了吗?我早上让你去叫他们,别到时候误了时辰。”

“放心,我早上路过的时候已经跟妈说了,她跟大嫂正在灶房帮忙呢,说是要给咱们露一手。”沈廷舟说着,指了指厨房的方向,“你听,这剁肉馅的声音,肯定是妈在做她最拿手的猪肉白菜饺子。”

林晚秋侧耳一听,果然听到厨房传来“咚咚”的剁馅声,夹杂着沈老太和张兰的说话声,虽然偶尔还有些争执,但更多的是热闹的笑意。她心里一阵感慨——从前沈老太对她百般刁难,张兰更是见不得她好,如今有了念溪,家里的气氛也慢慢变好了,或许这就是孩子带来的福气吧。

正说着,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热闹的脚步声,伴随着邻居王婶的大嗓门:“晚秋,廷舟,我们来给念溪送满月礼啦!”

林晚秋连忙抱着念溪站起身,走到门口迎接。只见王婶手里提着一篮鸡蛋,身后跟着几个邻居,手里都拿着各式各样的礼物——有自家织的布,有刚晒好的红枣,还有给念溪做的小鞋子,满满当当的,堆在门口的石桌上,像一座小山。

“王婶,你们太客气了,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林晚秋连忙招呼他们进屋,“快进来坐,廷舟,快给大家倒杯水。”

“客气啥,念溪满月是大喜事,我们做邻居的,肯定要来沾沾喜气。”王婶笑着走进屋,目光落在念溪身上,忍不住夸赞道,“哎呀,这丫头长得真俊,眼睛又大又亮,跟晚秋你一模一样,将来肯定是个美人胚子!”

其他邻居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念溪,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沈念安站在一旁,听到大家夸妹妹,脸上满是骄傲,时不时还会补充一句:“我妹妹还会抓东西呢,刚才还抓着我爸爸的手指不放!”

林晚秋抱着念溪,一一感谢大家的礼物,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些邻居都是真心实意地来道贺,从前她刚重生那会儿,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是这些邻居时不时地接济她,给她送些粮食和蔬菜,如今她日子过好了,大家也真心为她高兴。

没过多久,更多的客人陆续赶来,有作坊里的工人,有公社里认识的同志,还有林晚秋娘家那边的亲戚,院子里很快就挤满了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沈廷舟忙着招呼客人,给大家递烟倒茶;沈念安则带着几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沈老太和张兰在厨房忙碌着,一阵阵香气从厨房里飘出来,勾得人直流口水。

林晚秋抱着念溪,坐在堂屋的主位上,接受着大家的道贺。她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幸福。从前她在现代是个孤儿,从来没有过这样热闹的家庭聚会,如今在这个陌生的年代,她不仅有了爱她的丈夫,还有了懂事的儿子和可爱的女儿,更有了这么多关心她的亲戚朋友,这一切都像一场不真实的梦,却又真实地握在她的手里。

“晚秋,恭喜啊,这是我给念溪准备的满月礼,一点心意。”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林晚秋抬头一看,原来是公社的李主任,他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布包,笑着递过来,“上次作坊的事情,是我误会你了,还请你别往心里去。这次来,一是给念溪道贺,二是想跟你说,你们作坊的营业执照已经批下来了,过两天我让人给你送过来。”

林晚秋连忙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对银手镯,上面刻着精致的花纹,显然是花了心思准备的。她心里一阵感动,连忙说:“李主任,您太客气了,上次的事情都过去了,我怎么会往心里去呢。谢谢您特意跑来道贺,还惦记着我们作坊的营业执照,真是太感谢了。”

“应该的,你们作坊不仅带动了咱们公社的经济,还解决了十几个工人的就业问题,是咱们公社的功臣啊。”李主任笑着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跟公社说,我们一定尽力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