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轮回神殿(1 / 2)

圣裁之谷边缘,那座被霍雨浩选定的山崖,名为“望归崖”。传说在久远的和平年代,这里是远征的战士和远行的游子归家时,第一眼能看到故乡炊烟的地方。如今,战火虽熄,但崖壁上依旧残留着刀劈斧凿的痕迹与干涸的血迹,诉说着曾经的惨烈。

霍雨浩悬浮于望归崖上空,俯瞰着这片即将承载新秩序的土地。他能感受到脚下大地的哀伤与疲惫,也能感知到那些在谷地中逐渐平复下来,却依旧带着迷茫与创伤的无数灵魂。

“是时候了。”他轻声自语。

建立轮回神殿分支,并非简单地搭建一座建筑,而是要将自身的轮回法则,与此方位面的本源进行深度链接,形成一个稳固的、可持续运转的秩序节点。

他缓缓降落在崖顶最中心的位置,双脚触及地面的瞬间,磅礴的轮回神力便如同树根般,向着大地深处蔓延而去。灰色的神光以他为中心荡漾开来,如同水波般洗刷着崖顶上残留的煞气与血腥。

“以此崖为基,承接万古亡魂之怨。”

“以此地为契,链接此界轮回之序。”

“吾以轮回之主之名,于此——立殿!”

霍雨浩低喝一声,双手猛然按向地面!

轰!

整个望归崖,不,是方圆百里的山脉,都为之轻轻一震!崖顶的岩石在轮回神力的作用下,仿佛拥有了生命般,开始自主地蠕动、塑形!并非粗暴地摧毁与重建,而是以一种近乎自然生长的方式,一座巍峨、古朴、通体呈现出深沉灰色的神殿,从崖顶拔地而起!

神殿的风格与神界常见的华丽璀璨截然不同,它没有耀眼的金碧辉煌,没有繁琐的雕梁画栋,只有一种厚重的、历经沧桑的沉淀感。殿身的主体由一种仿佛承载了无数岁月痕迹的“轮回石”构成(神力幻化本质),表面有着天然的、如同年轮又似命运轨迹般的纹路。殿门高大而简洁,上方悬挂着一方石匾,以神文书刻着三个蕴含轮回意蕴的大字——**轮回殿**。

殿门缓缓开启,内部并非一片黑暗,而是弥漫着一种温和的、仿佛能安抚一切痛苦与躁动的灰色光芒。隐约可见殿内深处,有一座巨大的、缓缓旋转的灰色漩涡虚影,那便是连接着幽冥神国轮回本源的接引通道!

与此同时,一股浩瀚而平和的意志,以轮回殿为中心,如同涟漪般扩散至整个烽火位面!所有生灵,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之前信仰为何,都在这一刻,清晰地感知到了一处灵魂的“归宿”与“安宁”之地。那些在战争中惨死、怨念不散的亡魂,更是如同迷途的羔羊看到了指引的灯塔,本能地朝着望归崖的方向汇聚而来。

神殿已成,但仅凭霍雨浩一人,无法长久维持其运转与教义的传播。他需要在此界寻找代言人,建立信仰的根基。

他的神识如同无形的网络,扫过下方那些逐渐从战争阴影中走出的生灵。他需要的,并非力量多么强大之人,而是需要心地纯净,对生命怀有敬畏,并且对“轮回”、“秩序”与“安宁”有着本能向往的灵魂。

很快,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人身上。

那是一个位于原烈阳帝国阵营后方,临时伤兵营中的年轻女子。她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修女袍,面容清秀却带着深深的疲惫,正跪在一个刚刚因伤势过重而咽气的年轻士兵身边,双手合十,低声吟唱着并非属于烈阳教义的、古老的安魂曲。她的眼神悲伤而宁静,动作轻柔地为死者阖上双眼,仿佛在完成一件神圣的仪式。

霍雨浩能看到,她身上没有丝毫烈阳神力的波动,却自然散发着一股微弱的、充满慈悲与抚慰意味的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在她的灵魂深处,霍雨浩看到了一丝极其稀薄、却异常纯净的**灰色光华**——那是与轮回之力天然亲和的特质!

“就是她了。”

霍雨浩心念一动,一道无形的神识便落在了那名年轻修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