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沐琮这一代,出现了继承危机,碳水教父沐琮没有儿子,只能由侄孙沐崑继承。这给了朝廷介入的机会。
画面上,明孝宗时期的大臣们正在争论是否该借此机会收回沐家的权力。
但最终,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朝廷还是让沐崑继承了爵位。这说明沐家在云南的根基已经深不可固,朝廷也不得不尊重这个既成事实。
沐崑的继承人沐绍勋面临更大考验,叶赫那拉大贝勒指着地图,当时云南土司叛乱不断,沐绍勋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先后平定弥勒州、维摩州等地叛乱。
画面中,沐绍勋正在指挥明军与土司军队作战。
嘉靖皇帝因此特别信任他,朱及第说,甚至允许他可以直接上奏朝廷,这在当时是极大的特权。
沐家传承至沐朝弼这一代时,危机以一种最为不堪的方式爆发了。这场内斗的根源要追溯到沐朝弼的兄长沐朝辅的突然离世。根据《明史》记载,沐朝辅在任期间颇有建树,却在盛年猝然离世,留下了年幼的儿子沐融和身怀六甲的夫人。沐朝弼作为叔父,按照惯例暂摄镇事,代掌云南军政大权。
这里就埋下了祸根,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分析道,按照沐家世袭的规矩,本该由沐朝辅的嫡子沐融继承爵位。但沐朝弼掌握实权后,渐渐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画面中,沐朝弼在昆明黔国公府内大权独揽,而年幼的沐融和母亲则被逐渐边缘化。更蹊跷的是,沐融在继承爵位后不久便突然夭折,紧接着沐朝辅的遗腹子沐巩也在继承爵位后夭折。
碳水教父翻阅着史料指出:虽然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当时朝野普遍怀疑这两个孩子的死都与沐朝弼有关。这种猜测让沐朝弼的统治合法性受到了严重质疑。
与此同时,沐朝弼的个人行为也引发了诸多非议。他骄恣暴戾,凌辱官府,虐害百姓,甚至与云南巡抚都御史游居敬公开冲突。游居敬上疏弹劾沐朝弼凶恶久着,奸猾乱法,但沐朝弼在云南根基深厚,这些弹劾一时难以动摇他的地位。
转机出现在沐朝弼的生母杨氏身上。这位老夫人目睹儿子种种恶行,又痛惜两个孙子的夭折,毅然决定大义灭亲。她亲自上书朝廷,讼朝弼夺其田宅,囚其弟朝瑗,虐其家人,并请求朝廷严惩。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叶赫那拉大贝勒一个母亲亲自告发儿子,这在礼法森明的明代是极其罕见的。万历皇帝对此高度重视。
此时,首辅张居正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一直有意削弱地方勋贵的势力,沐家内斗正好给了他介入的理由。在张居正的建议下,万历皇帝下旨将沐朝弼削爵逮问,并派遣锦衣卫前往云南将其押解进京。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当锦衣卫抵达昆明时,沐朝弼竟然拥兵自固,拒绝接旨。他深知一旦离开云南,就再也无法回来。
这个局面非常危险,朱及第分析道,如果朝廷强行用兵,很可能引发云南动乱;但如果妥协,朝廷的威信将荡然无存。
关键时刻,张居正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他一方面调集周边军队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派人与沐朝弼谈判,承诺只要他进京受审,可以保全性命。同时,张居正还暗中联络沐家其他成员,分化沐朝弼的势力。
在内外交困下,沐朝弼最终选择屈服。他被押解至南京软禁,万历皇帝念及沐家世代功勋,免其死罪,但永远剥夺了他继承黔国公爵位的资格。
网友“权力游戏”评论:这就是典型的政治博弈啊,朝廷既削弱了沐家,又避免了动乱。
沐朝弼事件成为沐家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朝廷加强了对沐家的监管,黔国公的权力受到明显制约。而沐家内部也通过这次教训,开始重视家族内部的团结与规范。
但沐家的忠诚从未改变,朱及第总结道,尽管经历了内部斗争和朝廷的打压,历代黔国公始终忠于大明,镇守着西南边陲。
画面依次闪过历代黔国公的形象:
- 沐英:开基之祖
- 沐晟:晋封黔国公
- 沐斌:巩固边防
- 沐琮:无子传承
- 沐崑:继承危机
- 沐绍勋:平定叛乱
- 沐朝辅:兄弟相争
- 沐昌祚:重振家声
近三百年的传承,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感慨道,沐家与大明休戚与共,他们的命运已经和大明王朝紧紧联系在一起。
天幕上传来网友们的感叹:
这才是真正的忠臣世家!
三百年不离不弃,太难得了。
期待讲沐天波的故事!
而在奉天殿内,朱元璋欣慰地点点头。沐英这个养子,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更让他感动的是,沐家的忠诚能够延续近三百年,这在大明所有的勋贵中,都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