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仰望星空】感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1646年,隆武二年的某日,一场悲壮的出征即将开始。
“黄道周凭着一腔忠义,自己掏钱,加上朋友资助,凑了不到一万两银子,就带着几个学生弟子,毅然踏上了北伐之路。”“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描述着,“福建各地的义民听闻黄老先生出征,深受感动,近万人自发前来投效。”
画面上,隆武帝亲自为黄道周送行,君臣相望,涕泪交流。
“最心酸的是,”朱及第叹息道,“隆武帝被郑家架空,拿不出一点实质支持,只能给黄道周一百张空白委任状,让他沿途自行任命官员招募兵马,却连一两军饷、一个士兵都拨不出来。”
网友【意难平】评论:“空头支票…看着真难受。”
黄道周将这支仓促组建的义军称为“扁担军”,因为他们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
“这支军队全无作战经验,但士气高昂。黄道周率军出福建,进入江西,抵达广信。”“碳水教父”继续讲述,“可他原计划作为基地的徽州已被清军抢占。黄道周急忙向朝廷求援,但郑芝龙毫不理会,隆武帝也只能干着急。”
更雪上加霜的是,此时,黄道周在婺源的学生、已降清的县令送来密信,诈称愿为内应,邀老师攻打婺源。
“这是个彻头彻尾的陷阱!”“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痛心道,“黄道周救国心切,未及细查,分兵三路进发,结果中途皆遭清军伏击,损失惨重。”
画面上,黄道周身边仅剩三百余人,马匹十骑,却依旧向清军发起决死冲锋。结果毫无悬念,全军覆没,黄道周被俘。
“黄道周被关押在婺源大牢两个多月,始终坚贞不屈。”朱及第声音低沉,“最终,清廷下令将他处死。”
押赴刑场途中,行至南京东华门,黄道周忽然停下。
“他坐在地上,不肯再前行,朗声说道:‘此地离太祖孝陵很近,就在这儿杀我吧!’”“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复述着那悲壮的一幕,“接着,他看见街市上有福建的标记,更加坚定了决心,面向南方(福州方向)整肃衣冠,叩拜道:‘福建,是陛下所在。临刑之前,不可不拜君!’”
拜毕,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从容引颈就义。与他一同赴死的,还有他最忠诚的几位弟子。
船舱内一片寂静。朱及第和他的舍友们久久无言,仿佛被那跨越时空的忠烈之气所震慑。洪武年间,奉天殿前的朱元璋,望着天幕上那南向而拜、慷慨赴死的身影,紧紧攥住了拳头,眼中情绪翻涌,不知是痛,是怒,还是对这般臣子的无尽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