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准备纳贡的南明(2 / 2)

碳水教父一边啃着鸡腿一边插话:这不就是典型的外部压力一小,内部就作妖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推了推眼镜:其实这很正常。历史上每个南迁的王朝,从东晋到南宋,都面临同样的困境——权力重新洗牌带来的内部争斗。

朱及第开始讲述具体经过:要说这场内斗,得从组建新政府说起。当时史可法召集南京官员讨论内阁人选,最后他和高弘图、姜曰广这几个东林党人成功入阁。

有意思的是,朱及第笑着说,诚意伯刘孔昭也想进内阁,结果被史可法用勋臣不得入阁的祖制给怼回去了。你们猜刘孔昭怎么办?他转头就推荐了马士英,还说我不行,马士英总可以吧?

弹幕顿时热闹起来:

网友【熬夜冠军】:这操作溜啊,自己进不去也要塞个人进去。

网友【一颗仙人掌】:看来这刘孔昭跟马士英关系不一般啊。

网友【午后红茶】:史可法这波有点亏,光顾着防刘孔昭,没防住马士英。

朱及第继续讲述:更精彩的在后面。当时要设立江北四镇,需要个总指挥。马士英本来就是凤阳总督,从军事角度看最合适。可人家已经入阁了,哪能随便去前线?

于是马士英就玩了一手以退为进,朱及第模仿着马士英的语气,他跟史可法说:我带兵不行,还老扰民,之前在凤阳打仗累得够呛。您在淮河一带威名赫赫,士兵怕您,百姓敬您,您去最合适。

叶赫那拉大贝勒插话:这话说得漂亮,实际上是把史可法挤出了权力中心。马士英在朝中有皇帝支持,在外有江北四镇的武力,史可法要是不去,反而显得不顾大局。

奉天殿内,朱元璋听得直摇头:这个史可法,太过耿直了。

徐达点头道:上位说得是。用兵之道,讲究虚实结合。史可法这般直来直去,确实容易吃亏。

李善长补充说:马士英这一手确实高明。既保住了内阁位置,又把政敌支出了南京,可谓一举两得。

朱标若有所思:如此说来,史可法这一走,南京朝堂岂不是马士英一家独大?

朱棣在一旁默默记下:政治斗争,有时候比战场厮杀还要凶险。

朱及第接着讲:更麻烦的是,当年被崇祯处置的魏忠贤余党,这时候也开始蠢蠢欲动了。这些人离开官场十多年,现在看到机会,都想重新出山。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解释道:东林党当然不干,拼命阻止。可这些阉党余孽势力还在,通过各种手段慢慢恢复了影响力。结果两边越斗越凶,比嘉靖、万历时候的党争还要厉害。

弹幕又热闹起来:

网友【发呆中】:都什么时候了还内斗,真是服了。

网友【风继续吹】:感觉南明要完,这内斗程度堪比晚唐了。

网友【熬夜看书】:所以说啊,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这时天幕中插入了一段网名叫“万历皇帝”的网友的独白:党争?这才到哪儿!东晋王敦都打到建康城了,最后不还得认司马睿这个皇帝?南宋更是连高宗唯一的儿子都死在兵变里。有点争执很正常,争一争反而能把问题都暴露出来。

朱及第看到这里,总结道:老铁们,看来这个叫万历皇帝的网友对党争看得很开啊。不过话说回来,南明现在的局面确实比当年的东晋、南宋要好些,至少没被敌军追着跑。要是能把握好这个机会,说不定真能重整旗鼓。

直播最后,朱及第留下悬念:那么,这个深陷党争漩涡的南明政权,到底能不能把握住这个难得的喘息之机呢?咱们继续往下聊。

画面渐渐暗去,只留下南京城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这个内忧外患的政权,正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