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逃亡路上的朱由崧(1 / 2)

朱及第将画面切换到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洛阳城,声音带着几分凝重:老铁们,要说清楚朱由崧为什么后来会被东林党人诟病,咱们得先回到李自成攻破洛阳的那一天。

画面中,洛阳城火光冲天,李自成的农民军正在攻城。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补充道:当时的老福王朱常洵,就是朱由崧的父亲,因为体胖跑不动,最终被农民军抓获处死。而年轻的朱由崧,却在混乱中侥幸逃脱。

叶赫那拉大贝勒指着地图说:朱由崧的逃亡路线相当曲折。他从洛阳先逃到怀庆,后来又辗转逃到卫辉,投奔了他的堂叔潞王朱常淓。这一路上可谓是惊险万分。

朱及第特别强调:但就在这次逃亡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让朱由崧后来备受指责的事情。在渡过黄河时,由于追兵紧迫,他竟然抛弃了自己的嫡母邹太后,独自逃命去了。

直播间的观众立刻炸开了锅:

网友【熬夜冠军】:我的天,这也太不孝了吧?连自己老妈都不要了?

网友【一颗仙人掌】:是嫡母不是亲妈,朱由崧是庶子。福王妃没有嫡子。更何况乱世之中保命要紧,但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网友【午后红茶】:难怪后来东林党要拿这个说事,这确实是道德污点啊。

网友【发呆中】:看来这个朱由崧的人品确实有问题。

碳水教父一边吃着零食一边问:那后来东林党是不是就抓着这个把柄不放?

没错。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接话道,在南京议立新君时,东林党人极力反对立朱由崧,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他在逃亡途中抛弃嫡母,是为不孝。按照儒家礼法,这样的人不配做皇帝。

朱及第补充说:东林党人还翻出旧账,说老福王这一支本来就得位不正。当年万历皇帝想立朱由崧的爷爷朱常洵为太子,就是因为东林党人坚持立嫡立长的原则才作罢。现在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老对手的后代登上皇位。

叶赫那拉大贝勒分析道:其实当时南京城内反对朱由崧的声音很大,如果东林党人团结一致,未必不能阻止他登基。但关键时候,兵部尚书史可法犯了个致命错误——他离开了南京,去了扬州督师。

朱及第惋惜地说:史可法这一走,南京城内就缺少了能够制衡勋贵集团的核心人物。以魏国公徐弘基、诚意伯刘孔昭为首的勋贵集团,联合江北四镇总兵,迅速控制了局面。

画面显示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的场面。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叹道:等到史可法反应过来的时候,木已成舟。手握重兵的江北四镇明确表态支持朱由崧,东林党人已经无力回天了。

朱及第总结道:就这样,尽管有道德污点,尽管东林党人强烈反对,朱由崧还是在勋贵和军阀的支持下登上了皇位,史称弘光帝。而这场立嗣之争的失败,也预示着东林党人在南明朝廷中将处处受制。

朱及第看着屏幕上关于南明立帝的讨论,适时引入了新话题:老铁们,说到弘光帝朱由崧,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历史参照物——南宋的宋高宗赵构。以前咱们总笑话赵构偏安一隅、不思北伐,但现在看来......

他故意拉长语调,引得弹幕纷纷猜测:

网友【熬夜冠军】:主播这语气,该不会要给赵构洗白吧?

网友【一颗仙人掌】:其实站在赵构的立场,能稳住半壁江山也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