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受伤的永乐大帝(2 / 2)

而此时,天幕上的朱及第已经和室友们准备换乘小艇,打算登岛一探究竟了。朱棣虽然对这群岛的规模极度不满,但好奇心还是驱使他继续看了下去,他倒要看看,这“巴掌大”的地方,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配得上“永乐”二字。

跟随朱及第的镜头,洪武时空的众人体验了一次乘快艇登岛的过程。那疾驰如飞、在海面上划出白色航迹的小艇,又引来了一阵惊叹。

踏上最大的那座岛屿,映入眼帘的是典型的热带风光。洁白的沙滩细腻如粉,清澈见底的海水由近及远的呈现出浅绿、蔚蓝到深蓝的渐变,椰子树在微风中摇曳。朱及第和室友们显然很享受这里,赤脚踩在沙滩上,拍摄着珊瑚礁间五彩的热带鱼,品尝着船员准备的冰镇椰汁。

“老铁们,这里虽然不大,但真是度假天堂啊!”“碳水教父”对着一个巨大的砗磲贝壳拍个不停。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则躺在沙滩上,满足地叹息:“这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吧!”

大贝勒甚至和几个外国游客打起了沙滩排球,气氛轻松愉快。

然而,这如画的风光,在预先带入不满情绪的朱棣眼中,却处处显得“小家子气”。

“哼,除了沙便是水,几棵歪脖子树,有何看头?”他看着天幕上嬉戏的人群,语气带着一丝不屑,“既无险峻山峦可设关隘,亦无开阔平地可筑城池,更无深水良港可泊巨舰!此等岛屿,除了供人嬉游,还有何用?徒有虚名!”

他越看越觉得这“永乐群岛”名不副实,配不上自己未来的赫赫武功。哪怕镜头展现出海底绚丽的珊瑚礁,他也只觉得是奇技淫巧,于国于民无益。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让他完全无法欣赏眼前的美景,只觉得后世之人将这等微小之地与他朱棣联系起来,是一种贬低。

与朱棣的关注点完全不同,航海侯张赫、靖海侯吴桢以及一众精通水战的将领,则完全被天幕中展现的现代船舶技术吸引了。

他们无视那些沙滩美景,眼睛死死盯着那艘将朱及第等人送上岛的快速小艇,以及远处那巍峨如山的“南海之梦”号母船。

“快!太快了!”张赫盯着那在海面上灵活转向、速度远超任何明代船只的快艇,眼中满是炽热,“若我军有此等快艇,侦查敌情、输送精锐、迂回包抄,何处不可往?水战之势,将彻底改变!”

吴祯则更关注那庞大的母船:“载兵数千,远航万里,稳如平地……更兼有此等迅捷小艇往复运送兵员物资。这……这已非战船,乃是移动的军镇、海上的堡垒!若我大明能有此等神物,扫荡沿海倭寇、威服南洋诸国,乃至……乃至与北元残余水师交锋,皆易如反掌!”

张赫最终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无力与羡慕:“观此神技,方知我辈往日所恃之舟师,不过江河之戏耳。真正的瀚海争锋,当如是也!只可惜……此等技艺,犹如仙法,非我等所能企及,唯有……唯有眼馋的份了。”

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不仅仅是船只大小和速度的差距,而是整个航海理念、材料工艺、动力系统的代差,巨大到令人绝望。他们甚至连仿造的念头都生不出来,只能带着无比的羡慕和一丝苦涩,看着后世之人在他们梦想中的“大海”上,如此从容地往来嬉游。

朱及第等人的欢声笑语透过天幕传来,与洪武时空朱棣的不满、张赫等人的艳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技术的鸿沟与时代的局限,在这一刻显得如此清晰而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