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319章 最后的柱石,孙传庭之死

第319章 最后的柱石,孙传庭之死(2 / 2)

李善长也黯然道:“陛下,非孙传庭不忠不勇,实乃天时、地利、人和,尽皆不在我大明。君臣相疑,内外交迫,虽有良将,亦难挽狂澜于既倒。”

天幕上,孙传庭兵败身死、尸骨无存的消息如同丧钟,再次敲响在北京城头。然而,与之前洪承畴兵败时的反应相比,崇祯皇帝的表现却显得异常冰冷。

“老铁们,这里有一个非常讽刺的对比。”朱及第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当年松锦大战后,崇祯和朝廷以为洪承畴壮烈殉国了,那叫一个痛心疾首!崇祯皇帝亲自下令,设下九坛,以最高的礼仪祭奠这位‘忠烈之臣’,哭得那是情深意切,感天动地。”

画面中浮现出当初北京城为“殉国”的洪承畴举行盛大祭奠的场面,崇祯甚至亲自致祭,场面隆重。

“然而,当孙传庭确凿无疑地战死沙场、为大明朝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消息传来时,”朱及第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冰冷,“崇祯皇帝,沉默了。朝廷,也沉默了。没有追封,没有抚恤,甚至连一句公开的褒奖都没有!”

“网友【双标狗】:我靠!这也太t真实了!洪承畴后来活了还降了,你祭奠得跟亲爹似的;孙传庭真死了,你屁都不放一个?”

“网友【心理分析】:我猜崇祯是怕了!他之前为洪承畴哭错坟,脸都丢尽了。这次孙传庭死不见尸,他生怕万一哪天孙传庭也‘活过来’,那他这皇帝的脸往哪搁?面子比忠臣的命重要!”

“网友【心寒】:给崇祯卖命,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死都死得不痛快,还得被皇帝猜忌!”

朱及第总结道:“对崇祯而言,孙传庭的死活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能没死’会给自己的‘圣明’带来的风险。这种极致的猜忌和凉薄,彻底寒了天下忠臣良将的心。”

孙传庭这根最后的支柱倒塌,意味着通往关中乃至北京的大门,已向李自成彻底敞开。

“解决了孙传庭的秦军,李自成面前再无像样的阻碍!”天幕地图上,代表李自成的红色箭头,以不可阻挡之势,从河南西部迅速指向潼关,而后贯穿整个陕西,直抵西安!

“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大军攻破潼关,占领西安!”朱及第的声音高亢起来,“这座西北重镇、昔日的秦汉隋唐古都,落入了‘闯王’手中。李自成在这里正式定国号‘大顺’,虽然还没称帝,但已经是一个帝王的架构了!”

画面中,西安城内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李自成头戴冠冕,接受文武朝拜,意气风发。

然而,就在李自成席卷陕西的过程中,天幕镜头给到了陕北的一些士绅地主。他们的脸上并没有多少恐慌,反而带着一丝不切实际的期待。

“网友【老乡见老乡】:这些陕北的乡绅是不是在想:闯王是咱们陕北自己人,如今发达了回来了,总得照顾照顾老乡吧?”

“网友【梦该醒了】:还想搞地主乡绅特权那一套?李自成能起来靠的就是‘均田免粮’,不收拾你们收拾谁?”

“网友【历史的耳光】:他们很快就会明白,什么叫‘闯王来了不纳粮’——那是对穷人说的!对他们这些富户,闯王来了,是要命也要钱!”

朱及第点破了这残酷的现实:“这些陕北的乡绅们显然还沉浸在旧日的思维里,以为凭借着同乡之谊,能在新朝继续维持他们的地位和财富。他们完全低估了李自成起义的阶级本质和破坏性。李自成确实是从陕北出去的,但他代表的,正是那些被这些乡绅、被这个旧秩序压迫得活不下去的贫苦大众!‘回家’的李自成,带来的不是衣锦还乡的温情,而是一场旨在彻底颠覆旧有秩序的革命风暴!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奉天殿前,朱元璋看着李自成在西安登基称帝,脸色铁青。虽然他早已预见到这一步,但亲眼看到另一个“皇帝”在他大明疆土上建立政权,心中的怒火和屈辱依旧难以抑制。

而当听到陕北乡绅那可笑的期待时,他更是气得冷哼出声:“蠢货!都到了这个时候,还做着春秋大梦!那李自成若是念旧情、讲乡谊的性子,他当初就不会反!他既然反了,坐到了那个位置上,第一把火就必定要烧掉你们这些昔日骑在百姓头上的人!”

徐达叹道:“陛下圣明。新旧交替,从来都是你死我活。这些乡绅看不清大势,还妄想与新朝共舞,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夜空下,天幕中的李自成已然黄袍加身,而北京的崇祯皇帝却在为“面子”而沉默。大明王朝的落日,正急速坠向地平线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