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大明矛盾的总爆发(2 / 2)

夜空下,洪武君臣沉默着。祖陵被毁的切肤之痛依旧,但透过天幕,他们似乎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看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历史轨迹。李自成与张献忠的破坏,在这一刻,仿佛蒙上了一层更为可悲的色彩。

天幕上,凤阳皇陵燃起的熊熊烈火、破碎的龙碑、以及农民军在城中狂欢的场景,被清晰地呈现出来。紧接着,画面切换,一张来自明廷塘报的急递,被火速送入了紫禁城。

“老铁们,大家可以想象,当‘凤阳沦陷,祖陵被毁’的消息传到北京,传到崇祯皇帝的耳朵里时,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平静,“那对于崇祯来说,绝不仅仅是丢了一座城那么简单,那简直是天塌了!”

画面给到了紫禁城的乾清宫。年轻的崇祯皇帝拿着那份奏报,他的手在剧烈颤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嘴唇嗡动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猛地晃了一下,若非身旁太监及时扶住,几乎要瘫软在地。

“自他登基以来,可以说没有一天安生日子。”朱及第历数着,“关外后金(清)虎视眈眈,几次入塞劫掠;国内天灾人祸不断,流民四起;朝廷内部党争依旧,掣肘重重……他每天勤政到深夜,省吃俭用,一心想着中兴大明,可局面却一天比一天坏。而凤阳祖陵被毁,就像最后一根稻草,不仅压垮了他的希望,更将他‘励精图治’的脸面,彻底撕得粉碎!”

随着朱及第的讲述,天幕上开始飘过密密麻麻的后世网友评论(弹幕),各种颜色的字体飞快滚动:

“网友【历史课代表】:崇祯实惨!登基时接手的就是个烂到根子里的摊子,能撑十几年已经算他肝帝了!”

“网友【大明第一背锅侠】:锅从嘉靖、万历就开始甩了,到天启魏忠贤那会儿已经积重难返,崇祯属于是终极接盘侠,还是那种卖房都填不上窟窿的。”

“网友【看我Id长长长】:说真的,从万历十年开始算,几十年的烂账,到他这儿全面爆雷,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网友【风起于青萍之末】:感觉崇祯就是那种努力但方向错了,而且运气差到极点的倒霉蛋。手下没几个真能用的,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墙全塌了。”

“网友【今夜不谈国事】:别的皇帝亡国可能怪自己作,崇祯……唉,只能说命不好,生错了时代,换他老祖宗朱元璋来这个时代开局,估计也得头大。”

这些评论,充满了对崇祯皇帝处境的同情和理解,将明亡的深层原因追溯到了更早的历史时期。

天幕画面再次转换,这次是庄严肃穆的太庙。崇祯皇帝穿着素服,独自一人,踉跄着走入供奉着朱元璋、朱棣等大明列祖列宗牌位的大殿。

“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和致命打击,崇祯皇帝做出了一个绝望的举动——他亲自前往太庙,向祖宗请罪。”朱及第的声音低沉下来。

画面中,崇祯跪在冰冷的蒲团上,仰望着那些代表着大明辉煌过去的牌位,尤其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牌位。他终于无法再维持皇帝的威严,泪水汹涌而出,肩膀剧烈地抽动起来。

“网友【泪目了】:破防了……他哭的不是自己,是江山啊!”

“网友【历史的叹息】:这一刻,他不再是皇帝,只是一个自知无力回天、愧对祖宗的可怜人。”

“网友【假如有如果】:能想象到他跪在朱元璋牌位前有多绝望,老祖宗提着碗打下的江山,在他手里变成这样……”

“网友【键盘侠闭嘴】:那些只会骂崇祯蠢的,看看这场景,他比谁都痛苦!这是整个系统性的崩溃,不是杀几个袁崇焕、换几个首辅就能解决的!”

朱元璋看着天幕中那个跪在自己牌位前痛哭流涕的后世子孙,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他之前的愤怒和鄙夷,在此刻复杂的情感冲击下,似乎淡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

徐达低声叹道:“陛下,看来这后世之君,倒也并非全然昏聩无能,只是……运势已尽,积弊太深。”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终只是从喉咙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叹息:“唉……!” 这声叹息里,有无奈,有怜悯,或许还有一丝对自己所创立王朝最终命运的悲凉。他仿佛看到,那艘名为“大明”的巨轮,早已千疮百孔,无论舵手如何努力,都难以避免沉没的结局。而崇祯,不过是那个站在即将沉没的船头,最绝望、也最无力回天的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