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经历了车箱峡的险死还生,农民军虽然缓过一口气,但整体的处境依然非常糟糕。”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在明朝多位总督、巡抚的联合围剿下,这些起义军被一步步赶到了河南荥阳地区,挤作一团。外面是层层围困的明军,内部是缺粮少械的困境,眼看就要被人家一锅端了。”
画面切换到一座破败的城市,众多衣着杂乱、但眼神凶悍的农民军头领汇聚一堂,气氛凝重而压抑。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崇祯八年正月,一场决定农民军未来命运的重要会议——荥阳大会,召开了!十三家七十二营的主要起义头领,比如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马守应,还有我们的主角李自成,都到了场。”
“会议上吵得是不可开交。”朱及第描述着当时的场景,“有人主张硬拼,有人想分散突围各奔东西,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候,地位还不算最高的李自成站了出来,说出了他的想法。”
天幕上,李自成的形象被放大,他目光坚定,语气沉雄:
“咱们现在这么多人,就算官军再强,难道还能把咱们都杀光不成?一味的跑和守都不是办法!依我看,咱们应该分兵定所向!几路人马各自选择不同的方向出击,是攻是守,是走是战,明确目标。这样既能分散官军的兵力,也能打出咱们的活路!”
朱及第解释道:“这个策略的核心就是化被动为主动,不能被官军牵着鼻子走。而最重要的、也是最凶猛的一路,则由闯王高迎祥亲自统领,部下包括了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员猛将。他们选择的进攻方向是——”
天幕地图上,一支粗壮的红色箭头,从荥阳猛地向东南方向刺去,目标直指……凤阳!
“没错,就是大明的中都——凤阳!”朱及第的声音陡然拔高。
“凤阳?!”奉天殿前,原本还能保持镇定的朱元璋,在看到箭头指向的瞬间,猛地从龙椅上弹了起来,脸色煞白!
那可是他朱重八的老家!是他朱家的龙兴之地!更埋葬着他的父母、兄弟!是他心中最不容触碰的软肋和逆鳞!
“他们……他们怎敢?!!”朱元璋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惊怒而颤抖,手指着天幕,整个人都在发晃,“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乱臣贼子!安敢觊觎咱的祖陵?!!”
他猛地转向朱标和朱棣,眼睛赤红:“标儿!老四!你们看到了吗?他们要掘咱的根!掘咱朱家的根啊!!”此时的洪武大帝,再无平日的沉稳霸气,更像是一头被触及幼崽的暴怒雄狮,充满了恐慌和无力。
他深知,一旦凤阳祖陵被毁,不仅是对他朱元璋个人尊严的毁灭性打击,更将沉重打击大明的天命威望!他甚至能想象到,那些乱军会如何侮辱他父母的坟茔……光是想想,就让他几乎窒息。
徐达、汤和等淮西老兄弟也彻底变了脸色。凤阳,那也是他们的家乡!听到家乡可能遭此大劫,一个个都攥紧了拳头,心急如焚。
“父皇息怒!”朱标赶紧上前扶住几乎站不稳的朱元璋,连声劝慰,“天幕所显乃是后世之事,此刻……此刻尚未发生啊!”
“尚未发生?咱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去刨了咱的祖坟吗?!”朱元璋一把推开朱标,冲着天幕咆哮,“崇祯!你这个废物!无能子孙!连祖陵都守不住,你还有什么脸面坐在咱的皇位上!!”
他气得在殿前来回疾走,胸口剧烈起伏,却感到一阵深沉的无力。他再愤怒,再焦急,也无法跨越两百多年的时光去阻止即将发生的一切。这种明知悲剧将要发生却无能为力的感觉,几乎让他发狂。
徐达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贼寇此计,甚是毒辣。中都凤阳,象征意义极大,守备却未必及得上南北二京。若被其攻破,天下震动,贼势必然大涨啊!”
李善长也叹息道:“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皆乃巨寇,如今合兵一处,直扑凤阳,其志非小。后世朝廷……唉,恐怕是真的难以兼顾了。”
天幕上,朱及第的讲述仍在继续: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支东征军,可谓集中了农民军中最精锐、最凶悍的力量。他们如同一条毒龙,脱出重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大明的心腹要地——中都凤阳!”
画面中,这支庞大的军队滚滚东进,旌旗招展,烟尘弥漫,带着一股毁灭一切的气势。沿途明军仓促组建的防线在他们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利用明军主力被其他几路义军牵制的机会,端掉大明的‘老巢’,从根本上撼动明朝的统治合法性!可以想象,一旦凤阳失守,祖陵被毁,对崇祯皇帝,对整个大明王朝,将造成何等巨大的心理冲击和精神打击!”
朱及第最后说道:“一场旨在断送大明龙脉的风暴,正在迅速酝酿成型。而此时的凤阳守军,似乎还未能完全意识到,这场致命的危机,正以多快的速度向他们袭来。”
夜空下,洪武年间一片死寂。
朱元璋颓然坐回龙椅,双目失神地望着天幕上那支不断逼近凤阳的军队,拳头紧握,指甲几乎掐进了掌心。他仿佛已经听到了凤阳城破时的哭喊,看到了祖陵燃起的熊熊烈焰……
汤和、徐达等人亦是面沉如水,他们能体会到陛下此刻锥心之痛,却也如同陛下一样,只能作为历史的看客,眼睁睁地看着那场注定发生的劫难,一步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