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305章 一道算准了人心的反间计

第305章 一道算准了人心的反间计(2 / 2)

朱及第最后沉痛地说道:“皇太极的反间计,剧本粗糙,破绽百出。但它精准地命中了一颗被猜忌和恐惧填满的帝王之心。崇祯皇帝用他自以为是的‘英明神武’,亲手为他最倚重(也曾最信任)的将领,也为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敲响了丧钟。袁崇焕下狱,意味着大明最后一支能野战争锋的精锐力量失去了灵魂,也意味着朝廷最后一点理性的抗金战略彻底破产。帝国的覆灭,由此进入了无可逆转的快车道。”

夜空下,洪武君臣们默然无语。他们眼睁睁看着那最糟糕的预言变成现实,看着那位后世子孙在猜忌的深渊里,将王朝最后的希望亲手扼杀。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凉,笼罩了所有人。

天幕上,袁崇焕身陷囹圄的噩耗,如同冰水浇头,但仍有网友试图从崇祯的角度去理解这看似疯狂的举动。

“有网友提出,”朱及第念出评论,“崇祯之所以敢在此时对袁崇焕下手,或许并非全然失去理智。大家别忘了,他下达了‘天下勤王’的诏令!此刻,大同总兵满桂、山西总兵侯世禄、宣府总兵尤世威等各路兵马,正陆续抵达北京周边。在崇祯看来,他手里可打的牌,似乎不止关宁军这一张了!”

画面中,来自不同方向的明军旗帜在北京外围出现,兵马喧嚣,给危城中的君臣带来了一丝虚假的安全感。

“尤其是满桂,”朱及第指出,“他曾是袁崇焕在宁远、宁锦战役中的得力部将,战功赫赫,后来因功赏问题与袁崇焕产生矛盾,分道扬镳。此刻,满桂被崇祯视为可以替代甚至制衡袁崇焕的关键人物,被寄予厚望。崇祯或许认为,有了满桂和其他勤王军,那支不太‘听话’甚至可能‘心怀叵测’的关宁军,重要性已经下降,可以动手清理了。”

然而,现实的耳光来得又快又狠!

“皇太极见袁崇焕下狱,明军自乱阵脚,立刻抓住时机,指挥八旗军发起猛攻。”朱及第的语调变得急促,“崇祯命令满桂集结各部兵马,与后金军决战,企图一举退敌,证明自己不用袁崇焕也能行。”

画面上,满桂率军在北京城外与后金主力展开激战。战斗异常惨烈,但缺乏统一有效指挥、各自为战且战力参差不齐的明军勤王部队,在如狼似虎的八旗军面前,迅速崩溃!

“结果是灾难性的,”朱及第沉痛地宣布,“大将满桂、孙祖寿等人力战殉国,大批明军伤亡,勤王联军土崩瓦解!这一战,用鲜血告诉了崇祯一个他无法接受却又必须面对的事实——放眼整个大明,真正能野战争锋、有效抵挡后金主力的,真的只剩下那支被他亲自摧毁了主心骨的关宁军!”

“崇祯皇帝坐在深宫里,接到满桂战死、联军溃败的消息时,脸色想必是死一般的灰白。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

“但是,”朱及第的声音充满了历史的嘲讽,“认识到错误,和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是两回事。尤其对于崇祯这样极度爱惜羽毛、将帝王威严看得比天还大的君主来说,让他向天下承认自己误中反间计、冤杀了擎天保驾的忠臣,比杀了他还难受!”

就在这时,更让崇祯下不来台的事情发生了。

关宁军在总兵祖大寿的率领下,得知袁崇焕被下狱,主帅被冤,悲愤交加,对朝廷彻底失望。“他们一怒之下,竟拔营而起,抛弃了北京,径直返回了山海关外的宁远!”画面上,关宁军旗帜向东而去,留下了一片混乱和恐慌的京畿地区。

这支唯一能战的精锐部队的离开,等于抽走了北京最后的防务支柱。

“内外交困,颜面尽失。”朱及第分析着崇祯此刻的心理,“认错?释放袁崇焕?那等于向天下宣告自己的愚蠢和无能!这是崇祯脆弱的自尊心绝对无法承受的。为了维护那点可怜的、虚妄的‘面子’,他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将错就错!”

于是,一道更加昏聩、影响更为深远的命令下达了。

崇祯三年八月,经过长达数月的审讯(更多的是罗织罪名),崇祯皇帝以“莫须有”的谋逆之罪,下令将袁崇焕押赴西市,凌迟处死!据说,当时不明真相的北京百姓,受朝廷宣传误导,竟争相购买其肉生啖!

“袁崇焕的死,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且远超一场战役的胜负。”朱及第总结其影响,语气无比沉重。

“第一,它彻底寒了关宁军,乃至所有边军将士的心。忠诚换来的是猜忌和千刀万剐,以后谁还敢为这个朝廷真心卖命?祖大寿后来时降时叛,关宁军渐渐沦为祖家的私兵,根源就在于此。”

“第二,也是更致命的,”朱及第强调,“它彻底摧毁了朝廷对军队,尤其是对骄兵悍将的威慑力。袁崇焕作为督师,持有尚方宝剑,杀毛文龙尚且有‘专戮大帅’的罪名被秋后算账,最终惨死。那以后的督师、巡抚,谁还敢轻易动用皇帝赐予的生杀大权去整肃军纪,制裁跋扈的将领?‘尚方宝剑’成了摆设!”

弹幕上有人精辟总结:

【从此以后,大佬们拿着尚方宝剑也只敢砍小兵了,谁敢动军阀头子?】

【皇权对军队的控制力归零!】

【大明药丸,从崇祯自毁长城开始!】

朱及第最后说道:“袁崇焕之死,标志着明末军队军阀化的进程大大加速。朝廷失去了中央的权威,将领们拥兵自重,视军队为私产,互相倾轧,保存实力。整个帝国的军事秩序彻底崩塌。崇祯皇帝为了维护他那一钱不值的‘面子’,亲手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出了最终吞噬大明江山的军阀混战与离心离德。他的‘勤王幻象’破灭了,而帝国的末日,也在这无法挽回的失控中,进入了最后的读秒阶段。”

奉天殿前,死一般的寂静。朱元璋痛苦地闭上双眼,他仿佛能看到,那维系帝国的纲纪,在那一声声凌迟的刀割声中,寸寸断裂。徐达、李善长等人亦是面色惨然,他们知道,一个王朝到了这一步,已是神仙难救。崇祯,这个他们曾一度抱有复杂同情的后世子孙,此刻在他们眼中,只剩下愚蠢、固执与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