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当网友们得知朱及第将要参加的婚礼是在如此豪华的海滨五星级酒店举办时,评论区再次沸腾起来,充满了对财富和权力的想象。
【“卧槽!五星级酒店海边沙滩婚礼!这排场,非富即贵啊!”】
【“绝对是大户人家!上次主播参加的农村婚礼虽然也挺好,但跟这一比,怕是三十桌都抵不上这里一桌的花销!”】
【“而且又不让拍照!神神秘秘的,肯定是某个高官家庭的婚礼,怕影响不好!”】
【“同意楼上,这规格,这保密性,没点背景根本不可能。”】
这些评论,通过天幕清晰地传递到了洪武时空。
奉天殿前,徐达、汤和等勋贵听到后世之人的惊呼,反而觉得有些不解。在他们看来,身份越高,婚礼越奢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有何奇怪?”一位侯爵捋须道,“农户婚礼若都那般模样,高官显贵自然更要百倍于此,方显尊卑有序。” 他们所处的阶层,早已习惯了这种巨大的差距。
然而,天幕上很快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条留言显得格外刺眼:
【“你们别瞎猜了!什么高官不高官的,规矩严着呢!我爹就在粮库看大门,算是有编制的科级干部(此时天幕帖心的换成了相当于明朝八品官职),我去年结婚想多摆几桌热闹下,都得向单位打报告申请,最多只能办十桌!超过了,我爹这‘铁饭碗’都得受处分!谁敢顶风作案?”】
这条关于“编制”、“申请”、“处分”的留言,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中了端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
“妙啊!”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眼中放出光来,连日来因各种未来糟心事而积聚的阴霾仿佛都驱散了不少,“后世竟有如此妙法!官吏婚丧嫁娶,皆需上报,按制操办,逾矩则罚!连那看管粮仓的守门小卒皆在此列!难怪……难怪后世农户生活亦能富足,皆是因吏治清明,无有官吏盘剥扰民之故!”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找到了根治吏治痼疾的良方:“此策甚好!当记下,细细参详,或可引入我大明!”
与皇帝的振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殿下那群文武官员们瞬间垮下来的脸和满心的酸楚苦涩。
“还要学后世?!”一个官员几乎要哭出来,低声对同僚抱怨,“陛下如今定的规矩,我等已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俸禄微薄,连像样的轿子都坐不起。若再学后世那般,连摆几桌酒席都要上报、受限……这官当着还有何滋味?不如回家种红薯!”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更加灰暗的仕途:不仅捞不到油水,连最后一点体现身份地位的排场都要被严格限制,这官当得简直是毫无尊严可言!
而更让一些通过科举正途出身或者凭军功晋升的官员感到膈应甚至愤怒的,是那条留言中透露的另一个信息。
“粮库看大门的……区区一介皂隶,守门之卒,在后世竟也算‘官’,还是八品官?也要受此‘官规’约束?”一位翰林院编修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与鄙夷,“这……这成何体统!若连此等微末小役都与吾等科举清流、朝廷命官同列为‘官’,受同等规制,那我等寒窗苦读、沙场拼杀,挣来的这身官袍,还有何尊荣可言?”
这种将胥吏、甚至更低阶的公务人员纳入官员管理体系的做法,在他们看来,简直是混淆了贵贱,拉低了整个“官员”阶层的格调,让他们这些自诩为“士大夫”的人感到了一种身份上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