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及第用手指敲着地图上从洛阳到北京的路线,语气斩钉截铁:
“这已经不是阴谋了,这几乎是阳谋!这说明,在泰昌帝服下那颗要命的红丸之前,甚至在他病入膏肓之前,某个围绕在郑贵妃和福王周围的利益集团,就已经预判了皇帝的死亡!他们不是在皇帝死后才仓促反应,而是在皇帝死前,就已经开始布局,开始行动了!”
“这个行动,需要宫内宫外的紧密配合。宫内,有人负责‘执行’(无论是通过美女、泻药还是红丸);宫外,有人负责‘接应’和‘造势’。福王提前动身,就是这盘大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先手棋’!”
天幕下,奉天殿前的温度仿佛骤然降到了冰点。
朱元璋的呼吸变得粗重而危险,他扶着龙椅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藩王,未经诏令,擅离封地,窥伺京畿!这是他亲自定下的、绝不容触碰的铁律!后世子孙,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违背?!而且,还是在皇帝兄长尚未咽气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踏上归京之路?!
“畜生……逆子……乱臣贼子!!”朱元璋的怒吼如同受伤的雄狮,在整个殿宇间回荡。他不仅愤怒于福王朱常洵的胆大包天,更震怒于那个未来时空里,皇权纲纪竟然崩坏到了如此地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后宫争宠或者党派倾轧,这是赤裸裸的、对皇位传承程序的粗暴干涉和蓄谋抢夺!
朱棣也是遍体生寒。作为藩王,他太清楚这条规矩的分量了。除非接到明确的遗诏或者新帝的征召,否则任何靠近京城的行为都是取死之道。朱常洵敢这么做,唯一的理由就是他背后的人给了他绝对的信心——皇帝必死,而且他有机会攫取最大的政治果实!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量,让朱棣这个见惯了风浪的未来永乐帝,都感到一阵心悸。宫廷斗争,竟然可以黑暗、大胆到如此程度!
太子朱标面色苍白,他无法想象,未来的兄弟之间,为了皇位,竟能算计到如此步步惊心、毫无亲情可言的地步。
朱及第的声音再次响起,为这幅黑暗的画卷补上了最后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所以,各位老铁,当我们把‘福王提前动身’这个异常动向,与‘郑贵妃进献美女’、‘崔文升擅用泻药’、‘李可灼进献红丸’这一系列事件联系起来看,一个完整的、可怕的逻辑链就浮现了。”
“这绝非独立的偶然事件,而是一个目标明确、分工细致、里应外合的系统性工程。其最终目的,就是确保泰昌帝朱常洛尽快死亡,并为福王朱常洵(或者其背后的势力)在权力重组中争取最有利的位置!”】
“至于那颗‘红丸’,它可能是这个计划中预定的‘最后一击’,也可能是在皇帝被掏空、被泻药摧垮后,意外出现的‘加速器’。但无论如何,福王的车驾在皇帝死前就已经指向北京,这本身就如同一份无声的供状,指向了那个隐藏在深宫帷帐之后、牵连着宫外藩王的巨大阴谋网络!”
天幕下的洪武君臣,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前所有的猜测、所有的愤怒,在这一刻都被这冰冷的事实所凝固。他们仿佛看到了两百多年后,那场发生在紫禁城内的死亡是如何与千里之外的车驾遥相呼应,共同奏响了一曲帝国衰亡的诡异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