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失踪的永乐大典(2 / 2)

【“唉,一想到《永乐大典》没了,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谁说不是呢!那可是集合了当时天下所有典籍的瑰宝啊!就这么失传了,简直是中华文明不可估量的损失!”】

【“要是能穿越回永乐年间就好了,我啥也不干,就天天抄书!把《永乐大典》从头到尾多抄几份!”】

【“楼上的想法很美好,但你知道《永乐大典》有多少卷吗?靠手抄?抄到大明灭亡都抄不完!”】

【“而且你以为你想抄就能抄?正本和副本都深藏皇宫大内,普通人别说抄,看都看不到一眼!”】

看着这些议论,朱棣的眉头微微挑起。《永乐大典》?这名字……那是是他未来会主持编纂的一部大书?集合天下典籍?这倒颇合他的胃口。只是,后世竟然失传了?一股难以言喻的遗憾和不爽悄然滋生。他朱棣弄出来的东西,合该流传万世,怎能失传!

这时,一条更具体的“穿越计划”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要我说,就得找个稳妥的地方备份!比如在西北找个极度干旱的沙漠,挖个深窖,用油布包好埋起来!说不定几百年后就能重见天日!”】

这想法引得不少网友点赞,觉得是个好主意。

然而,紧接着一盆冷水就泼了下来。

【“想法不错,但你先想想怎么接触到《永乐大典》吧!一共就两份,都在皇宫里藏着。你想进去抄?两条路:一,寒窗苦读几十年,参加科举,考上进士,并且得到皇帝信任,入翰林院,或许有机会参与修纂或阅览;二,简单直接点——净身,进宫当太监,说不定哪天被派去打扫藏书阁,能偷看几眼。”】

“净身……当太监?”

这六个字如同拥有魔力,瞬间让天幕下许多正做着“穿越抄书梦”的学子们下意识地夹紧了双腿,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奉天殿前广场的边缘,那些来自全国各地、被征召参加“博学鸿儒科”的学子们,此刻一个个面如土色,眼神呆滞。

昨日衍圣公孔希学被后世消息给气死,他们虽也震惊,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圣裔的惋惜和对天威的敬畏。那种感觉,像是远处的一座高山崩塌了,虽然震撼,但毕竟隔了一层。

可此刻,听到《永乐大典》——这部听起来就是汇集了古今一切知识、文人士子梦寐以求的典籍瑰宝,竟然在后世失传了!这种感觉,完全不同!

这不再是远山的崩塌,而是他们脚下赖以站立、视为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被硬生生掘断了!是文脉的腰斩!是比焚书坑儒更让他们感到窒息和绝望的文明之殇!

“呜……”一名老儒生捂着胸口,发出一声痛苦的呜咽,身体摇摇欲坠。他毕生钻研学问,深知编纂这样一部巨着需要耗费何等的心血,汇聚多少即将失传的孤本秘典。而它,竟然没了?!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另一个学子捶打着地面,涕泪横流。

更多的人则是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仿佛被抽走了灵魂。他们此刻的心情,比昨日看到衍圣公之死,要沉重百倍,难受千倍!那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对文明传承断裂的恐惧与剧痛。

文脉之殇,甚于一切。

天幕之下,方才还因各种八卦秘闻而议论纷纷的场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弥漫在学子群体中,沉重得令人窒息的悲恸与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