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一向沉稳、甚至对那个“未来”有所野心的朱棣,此刻也彻底愣住了。他正在精心规划自己的北平藩邸,憧憬着将其打造成稳固的北方基业。而天幕中那把熊熊燃烧的紫禁城大火,仿佛也灼烧到了他的心上。他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那是皇宫!是帝国的权力象征和心脏!岂能如此儿戏?!
“疯子……真是个疯子……” 他低声咒骂,原本对那个“永乐”之后皇位的一丝隐秘向往,此刻也被这荒唐透顶的事件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若费尽心力夺取的江山,最终要交到这等子孙手中,那这一切又有何意义?
历史喵喵最后那句“看好自家熊孩子”的调侃,此刻听在洪武君臣耳中,再无半分幽默,只剩下刺骨的冰寒与沉重的警示。一个不肖子孙,足以让几代人的心血,让偌大的帝国,蒙受如此荒诞而惨痛的损失!这一刻,他们对“后世子孙不肖”有了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具体、更加痛彻心扉的认知。
就在天幕讲述朱厚照事迹的同时,千里之外的广州府,一位名为阿尔贝托·里奇的意大利传教士,正寄居在一处商馆内,奋笔疾书。他来到这个神秘的东方帝国不久,正被其悠久的历史、繁盛的文明与严密的官僚体系所深深震撼,同时也为传播福音的艰难而苦恼。夜空中那奇异的光幕和其中流淌的、关于这个帝国未来的话语,更是让他感到无比惊奇,仿佛窥见了上帝安排的某种神意。
此刻,他恰好听到了历史喵喵关于“明武宗火烧紫禁城”的叙述。阿尔贝托听得目瞪口呆,皇帝为了看烟花而烧毁自己的皇宫?这在他所受的古典教育和认知中,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荒唐与亵渎!
“哦,上帝啊!”他忍不住在胸前划了个十字,眼中却闪烁起一种异样的光芒,“如此暴行,如此……如此具有戏剧性的毁灭欲!这简直……简直堪比罗马的尼禄!”
一个“绝妙”的灵感瞬间击中了他。他正在构思一部旨在向欧洲读者揭示异教帝国阴暗面的书稿,其中自然会涉及古罗马暴君作为反面典型。此刻,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可以与东方暴行相呼应的情节。
他立刻摊开新的稿纸,羽毛笔蘸满墨水,兴奋地写下:
“……正如遥远东方那个庞大帝国的继承人,为了瞬息的欢娱与虚幻的光影,竟亲手点燃了其先祖耗费无尽心血建立的、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宫殿群,使其化为一片焦土;我们古罗马的暴君尼禄,那位迫害圣徒的恶徒,其内心深处何尝不潜藏着同样的、对毁灭与重生的疯狂渴望?或许,在某个被史家忽略的夜晚,他也曾站在帕拉丁山上,俯瞰着他那由巨石垒成的永恒之城,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若将这石头的丛林付之一炬,那冲天的火焰,岂非是比任何戏剧都更加宏伟、更加绚烂的烟火表演?……”
他写得如此投入,完全沉浸在自己构建的、充满东方情调的“暴君类比”之中,以至于完全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罗马城的主要建筑是石头,而非东方宫殿的木质结构。石头,是很难用烟花意外引燃,并形成“光照城中”、“一夜焚尽”那般壮观景象的。
更何况,在尼?的时代有什么烟火,放火还差不多.....
文化的隔阂与创作的冲动,让他在无意间完成了一次时空错位的“艺术加工”,将大明皇宫的悲剧,扭曲地映射到了古罗马的石头城墙上。
而这个因误解而产生的文学情节,或许将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他的书稿漂洋过海,成为西方人眼中又一桩关于“东方专制君主”与“古罗马暴君”精神契合的“铁证”。天幕带来的信息,在其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正悄然发生着连它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