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现代医学的震憾(1 / 2)

九天,在焦灼的等待中过去。

当天幕再一次于夜空中亮起时,许多人都下意识地松了口气。

光幕中出现的朱及第,脸色似乎比之前苍白些许,但精神头不错。他对着镜头笑了笑:

“不好意思啊兄弟们,鸽了这么多天。急性阑尾炎,住院挨了一刀,今天刚能坐起来跟大家唠嗑。” 他说话的声音还带着点刚恢复的虚弱,但语气尽量轻松。

他并没有展示伤口,只是简单解释了一下缺席的原因。然而,“住院”、“开刀”这些字眼,已经让洪武年间懂得医术的人们心头一跳。

真正引发轰动的,是天幕上飞速掠过的那些后世网友的评论(弹幕)。朱及第显然也在看着这些评论,并偶尔回应:

【及第兄保重身体啊!阑尾炎小手术,没事!】

【现代医学就是牛,搁古代这就叫肠痈,基本宣布死刑了。】

【博主在哪家医院做的?微创吧?恢复快。】

【哈哈,想起我去年也割了,三天出院,一周活蹦乱跳。】

【所以还是生在现代好,人均寿命都快八十了,放古代想都不敢想。】

【可不是嘛,我太爷爷那辈,五十就算高寿了。】

朱及第看着评论,点头回应:“谢谢大家关心,是在xx医院做的,微创,现在技术成熟,确实不算大事了。至于人均寿命……嗯,最新数据好像确实是接近79岁了,主要还是靠医学进步和公共卫生。”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天气。

然而,这几句来自“后世之人”随意交谈中透露的信息,却在洪武十一年的时空里,掀起了比任何政治风波都更加剧烈的惊涛骇浪!

“开刀……肠痈……竟能不死?数日便可出院?” 太医院内,一位老太医胡须颤抖,指着天幕上掠过的评论,声音都在发颤,“听那些后世之人所言,此症在他们那里竟如治疗风寒般寻常?!华佗神技,竟已普惠至此?!”

另一位太医死死盯着那些飞快滚动的文字,试图捕捉每一个细节:“微创……是何法?竟能让创口极小,恢复如此之快?还有那医院,究竟是何等所在?太医院?”

民间,但凡懂点医术的郎中,或者听说过“肠痈”乃绝症的人,此刻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撼和迷茫。在他们认知里,腹内生痈,凶险无比,十难存一。而后世之人,不仅敢开刀,还能在短短几日恢复,听那些“网友”口气,竟似人人都可享有此等治疗?

更让他们心脏狂跳的是那句——“人均寿命都快八十了”!

七十九岁!

这句话并非来自朱及第的郑重宣告,却是在那些后世之人的闲聊中被提及,反而更显其真实和寻常,也更具冲击力。

奉天殿前,一片死寂。

朱元璋脸上的肌肉绷紧。他驱逐蒙元,平定天下,自问功盖千秋,但他深知,他大明如今的子民,能活过五十便算高寿,花甲之年已属难得,古稀更是凤毛麟角。而后世……人均七十九?这数字如同重锤,敲在他的心头。

马皇后也怔住了,她素有仁德之心,关心民间疾苦,深知百姓寿命短暂,天折早逝乃是常事。七十九岁……这几乎是传说中才有的寿数,在后世竟成“人均”?

太子朱标深吸了一口凉气。他想到的是,若子民皆能活至古稀,社会该是何等稳定,生产力该是何等旺盛?这与如今大明,几乎是云泥之别。

徐达、李文忠等勋贵,这些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的人,此刻也被这个数字震住了。他们拼杀一生,博取功名,刀头舔血,能活到老已是万幸。而后世的寻常百姓,竟能安稳活到近八十?

民间,更多的普通百姓,或许不懂什么政治格局,什么皇权谋划,但他们听懂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后世的人,能活很久,生病了也很难死掉。

一种难以言喻的渴望,如同野火般在无数人的心底蔓延开来。对比当下,一场风寒就可能夺走壮年性命,一次腹泻就可能让幼儿夭折……天幕所展示的,哪里是医术?那分明是神仙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