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关于成化朝铁血与阴霾的讨论渐渐平息,朱及第将话题引向了朱见深的儿子——明孝宗朱佑樘。
“老铁们,从咱们朱祁镇的折腾,到他儿子朱见深的痴情,这大明的画风总感觉有点跑偏。”朱及第搓了搓手,“不过接下来这位,可是被后世文官士大夫夸上天的‘圣君’,明孝宗朱佑樘,年号弘治。他和他爹、他爷爷比起来,那可真是画风清奇,堪称大明皇帝里的‘异类’!”
画面变得明亮温和,出现了朱佑樘勤政爱民、虚心纳谏的场景。
“明孝宗这人,童年那叫一个惨,在万贵妃的阴影下差点没活下来。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经历,他性格仁厚,体恤臣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像王恕、马文升这些能吏,史称‘弘治中兴’。”
朱及第介绍道,但随即话锋一转,露出了八卦的笑容,“不过,他真正让后世,尤其是现代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还不是他的政绩,而是他的私生活——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史料明确记载的,唯一一位真正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天幕画面:温馨的宫廷内,朱佑樘与张皇后如同寻常百姓家的夫妻般同桌用膳,闲话家常。面对大臣提议选妃充实后宫的奏章,朱佑樘温和却坚定地拒绝:“朕有皇后足矣,勿复再言。”
“注意啊!”朱及第强调,“就连经常被拿来做例子的隋文帝杨坚,在独孤皇后死后,那也是广纳美人,晚年生活很丰富的。但咱们明孝宗,终其一生,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人,再无其他妃嫔。这份感情,在帝王家,绝对是独一份了!”
天幕下,洪武年间的奉天殿前,众人反应各异。
文官们,尤其是那些崇尚儒家理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翰林学士们,纷纷颔首称赞:“好!真乃仁德之君!不迩声色,专情一人,堪为天下表率!” 在他们看来,皇帝能如此克制私欲,简直是完美的道德偶像。
马皇后闻言,眼中流露出欣慰和赞赏的光芒,她下意识地看向朱元璋,轻轻握了握他的手。朱元璋感受到老妻的目光,哼了一声,表情有些复杂。他本人妃嫔不少,但内心深处最敬重的始终是马皇后。对于朱佑樘这种做法,他既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又隐隐有一丝佩服,最终嘟囔了一句:“这小子……倒是个情种,比他老子还甚!不过,子嗣难免单薄了!”
确实,朱及第接着说道:“也因为如此,明孝宗子嗣极少,只有张皇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存活下来,其中长大成人的只有嫡长子,就是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也正因为他是唯一的皇子,朱厚照成为了大明开国以来,地位最稳固、毫无竞争对手的太子,顺利得不能再顺利地继承了皇位。”
然而,朱及第的语气很快又带上了惋惜:“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几乎符合儒家所有明君标准的皇帝,寿命却不长。弘治十八年,年仅三十六岁的明孝宗就因病去世了。”
这时,天幕上开始飘过密密麻麻的网友弹幕,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惊悚的方向:
【唉,又是英年早逝!从仁宗朱高炽(48岁)开始,宣宗朱瞻基(38岁),英宗朱祁镇(38岁),宪宗朱见深(41岁),再到孝宗朱佑樘(36岁),这北京紫禁城是不是风水有问题啊?怎么定都北京后的皇帝,除了后来那位修仙的,就没几个长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