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英宗身后名与成化畸恋(2 / 2)

“在那段黑暗的、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朱及第感慨道,“比朱见深大十九岁的万贞儿,既是他的保姆,又是他的玩伴,更是他的保护者,成了他生命中唯一可以依赖和信任的‘光’。这种在极端恐惧和孤独中建立起来的依恋,深刻影响了他的一生。”

奉天殿前,不少女眷和心软的大臣都露出了怜悯的神色。马皇后更是眼圈发红,将身旁的幼子朱橚搂得更紧了些。

画面转到朱见深重登太子、继而即位为帝。

“后来,他父亲奇迹般复辟,他也重登太子位,并最终成为大明皇帝。但无论身份如何尊贵,他对万贞儿的感情从未改变,反而愈发炽烈。”

朱及第的语气带着不可思议,“他登基后,立刻想立万贞儿为后,但因她年龄太大、出身低微,被生母周太后和群臣强烈反对,只得立了吴氏为后。”

天幕画面:新皇后吴氏,因年轻气盛,杖责了骄横的万贞儿。朱见深得知后,勃然大怒,丝毫不顾皇后体面和太后劝说,毫不犹豫地将才立一个月的吴皇后废黜,打入冷宫!(关键词: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还没完,”朱及第继续道,“万贞儿后来生下一个儿子,朱见深大喜若狂,立刻封为太子(可惜早夭)。为了等待万贞儿再次生育,据说朱见深甚至禁止其他妃嫔怀孕,导致他在位前期子嗣极为艰难。直到万贞儿年纪太大,确实无法再生了,在太后与大臣们的劝说下,朱见深才与其他妃嫔有了子嗣。”(关键词:专宠至此,近乎绝嗣)

天幕下,众人反应各异。

一些老儒生连连摇头:“昏君!妖妃!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但也有一些年轻官员或勋贵子弟暗自咂舌:“这皇帝……倒是个痴情种啊!”

朱元璋听到这些议论,眉头紧锁,但当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到身旁鬓角已有些斑白的马皇后时,目光却瞬间柔和了下来。他想起了当年自己被困,快饿死时,是马皇后揣着热饼,烫伤了胸口偷偷送来……那种在绝境中得到的温暖,确实足以铭记一生。他轻轻叹了口气,难得地没有立刻斥责这种“不合礼法”的行为。

天幕上,画面变得哀婉。万贞儿因病去世,年近花甲。

“万贞儿去世时,朱见深正值四十岁的盛年。”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丝叹息,“史料记载,他闻讯后,良久,只说了一句:‘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

天幕画面:朱见深独坐在空荡的宫殿里,望着万贞儿生前用过的物品,神情恍惚,仿佛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已经被抽走。自此,他郁郁寡欢,身体迅速垮掉。

“果然,仅仅几个月后,这位正值壮年的皇帝,便追随万贞儿而去。”朱及第总结道,“与其说是伤心过度,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殉情。他一生都活在对万贞儿的极度依恋中,这束光熄灭了,他的生命也随之走到了尽头。”

奉天殿前,一片寂静。无论人们对这段惊世骇俗的感情如何评价,此刻都被这种超越年龄、地位、甚至生死的羁绊所震撼。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终复杂地看了一眼马皇后,对朱标等皇子沉声道:

“情之一字,可载舟,亦可覆舟。为君者,若沉溺私情,荒废国政,自是取祸之道。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何权衡,尔等当自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