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看不懂的,是于谦于少保的态度!”天幕聚焦在于谦深夜独坐书房的剪影上,气氛凝重。
“夺门当夜,于谦作为兵部尚书,实际掌控着京城兵马,但他却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这可让后世网友脑洞大开了:他难道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吗?还是单纯就是愚忠,认为谁当皇帝都是朱家的事,臣子不该插手?或者说在文臣中,他也被抛弃了......或者最大的一种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小剧场里,于谦的儿子于冕急匆匆闯进书房:“父亲!不好了!石亨、徐有贞他们带兵往南宫去了!我们是否调兵拦阻?”于谦望着跳动的烛火,缓缓合上手中的《论语》,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苦笑:“蠢儿……此刻调兵,便是将这京城变作修罗场,引得内外火并,社稷倾颓就在眼前啊。罢了,罢了……”此时,窗外夜空中恰有一道流星划过,字幕打出:“忠臣的抉择:要江山社稷的安稳,还是要个人身后的忠名?”
奉天殿前,争议之声四起。
朱元璋眯起眼睛,语气不善:“于谦这忠臣,忠得太过窝囊!手握重兵却任由宵小作乱,岂是纯臣所为?”
太子朱标却有不同的看法,反驳道:“父皇!儿臣以为,于谦这是以退为进,顾全大局!他若动手,京城必然大乱,瓦剌若趁机来犯,后果不堪设想!他这是用自身的声誉,免了一场内战啊!”
年轻的文官们也在保此举,真不知是该赞还是该叹……”
朱及第突然甩出一张复杂的动态关系图,代表各方势力的线条红线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
“大家看看这张利益网!孙太后要保儿子孙子的地位和性命,勋贵集团要夺回失去的权力和荣耀,文官集团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有徐有贞这种投机分子……而咱们的明英宗朱祁镇,说白了,就是这张网上所有人博弈的最大筹码和招牌!”
他猛地凑近镜头,压低声音营造恐怖氛围:“还有更细思极恐的一点——景泰帝朱祁钰偏偏在夺门前病重,时间点也太巧了!有没有一种可能……连皇帝这场突如其来的重病,都是这张阴谋大网中的一环?”(话音未落,天幕配上一阵诡异的阴险音效,画面留白,引人遐想)
奉天殿前,众人被这个大胆的猜测惊得彻底分裂开来。
勋贵派捶胸顿足:“看看!都是被逼的!早该把那些揽权的文官全赶去修书!”
文官派则反唇相讥:“武夫误国!若非于少保北京保卫战力挽狂澜,尔等早成瓦剌刀下之鬼了,有何面目在此叫嚣!”
燕王朱棣眼神锐利,不知在想些什么。太子朱标则忧心忡忡地看向脸色铁青的父皇朱元璋。
“预知后事如何?”朱及第突然拍案而起,声音提高八度,“下一集,咱们就看复辟成功的明英宗朱祁镇,如何用鲜血来清洗这场阴谋的所有知情者——于谦被推往午门斩首,景泰帝朱祁钰离奇暴卒,就连立下头功的石亨、徐有贞,最终也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场!这龙椅背后,到底垫着多少条人命?”
画面最终在于谦戴着枷锁,毅然赴刑场的背影中定格,血红色的“天顺元年”四个大字缓缓浮现,充满了不祥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