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消失的耿炳文(1 / 2)

天幕上,朱及第借助简易的动态地图,开始讲解靖难之役中燕军与耿炳文统帅的朝廷大军的首次主力对决。

只见地图上,代表耿炳文的蓝色箭头稳扎稳打,以真定城为核心,依托滹沱河构筑防线,兵力分布看似分散,实则互为犄角,深得“结硬寨、打呆仗”的精髓,形成了一个以守为攻、逐渐收紧的包围网。

天幕下的魏国公徐达看到这幅布阵图,忍不住抚须颔首,低声赞了一句:“好!炳文此阵,深得守城之要!以三座雄关(虚指其稳固防线)为基,滹沱河为堑,不贪功,不冒进。只需稳守营寨,消耗燕军锐气和粮草,时日一长,燕军内部分化,外无援兵,不败自溃。老四……燕王要么冒险孤注一掷,强攻硬寨,要么……就只能北遁草原了。”

朱元璋也微微点头,对耿炳文的稳健表示认可。这确实是当时朝廷官军最稳妥的打法,优势在我。

然而,天幕上的地图风云突变!

代表燕军的红色箭头并未如预料般困守或退缩,反而如同一条发现了猎物破绽的毒蛇,骤然发起迅猛无比的攻击!朱棣亲率精锐骑兵,发挥其机动优势,利用耿炳文各部之间微小的协调空隙,声东击西,连续猛攻朝廷军的外围营垒!

地图上,蓝色的据点接连被红色吞噬!燕军攻势之凌厉、选择之刁钻、行动之果决,令人瞠目结舌!

“好!”这次轮到朱元璋忍不住拍案叫绝,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激赏之色,“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快!准!狠!老四这用兵,颇有章法!”

他下意识地转头对身旁的徐达笑道:“天德,看来老四这小子,没白跟在你身边历练,这是把你……呃……”

他本想说“学到了你八成本领”,但话到嘴边,看着地图上那堪称经典的闪击战例,硬生生改了口:“……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徐达连忙躬身,脸上也是写满了惊叹和一丝难以置信:“陛下谬赞了!燕王殿下此战胆略惊人,用兵如神。面对炳文如此稳固的阵势,若换做是臣……臣亦不敢行此险招,绝难有如此战果!”他这话是由衷而发,朱棣的战术冒险却精准地打在了耿炳文防守体系的七寸之上。

天幕上的战局推进极快。耿炳文虽然迅速收缩兵力,退保真定城,但初战失利,损兵折将,士气已遭重挫。随后燕军围攻真定,虽然未能破城,却已彻底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而此后,正如朱及第所言:“随着耿炳文的十三万大军初战失利,退守真定,这位老将在靖难战场上的身影,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史书中关于他后续直接指挥作战的记录,戛然而止。”

画面一转,天幕上出现了一座古朴墓碑的特写,刻有“大明长兴侯耿公炳文之墓”等字样,略显沧桑。

朱及第的声音变得低沉而神秘:“按照《明史》和《太宗实录》的官方记载,耿炳文是在永乐元年,因‘衣服器皿有龙凤纹,僭越不臣’,被永乐帝秋后算账,最终畏罪自杀的。”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具煽动性,“后世考古发现以及对其家族墓地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这座墓碑的立碑时间、以及其上的铭文记载,似乎都指向了一个更早的时间点——建文元年或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