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及第的声音继续剖析着建文帝那令人捉急的操作:
“前面我们讲了,朱允炆害怕逼得太紧,燕王朱棣一家也学湘王来个集体自焚,那他这个新君的脸面可就丢大了,没法跟天下人交代。于是乎,他和他的智囊团就想出了一个自以为‘两全其美’的‘妙计’。”
“他们打算让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以‘搜捕燕王府内藏匿的朝廷罪犯、违法官员’为借口,突然派兵包围并进入燕王府。他们的如意算盘是:趁着燕王府没防备,直接把燕王‘控制’起来,或者说得好听点——‘保护’起来。”
“这样既避免了燕王‘想不开’自杀,又能顺利抓人。而且呢,”
朱及第的语气带着明显的嘲讽,“咱们的建文帝似乎还挺相信那个胖世子朱高炽的,打算事后就顺势让朱高炽继承燕王位。不过,他觉得北平这地方太重要,绝不能再让燕王府待在这儿了,已经盘算着要把新的燕王府,从北平搬到南昌去……”
“蠢货!十足的蠢货!”
天幕下的朱元璋听到这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
他气朱允炆违背自己的《皇明祖训》,刚一登基就迫不及待地对叔叔们下手。但他更气的是,自己未来怎么会瞎了眼,选这么一个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废物继承江山!
身为帝王,可以犯错,可以狠毒,但绝对不能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就算老四一家真被逼得自焚了又怎么样?到时候一道圣旨,把谋反的罪名扣上去,天下人最多私下议论两句皇帝逼死亲叔,这种骂名听着难听,难道还能少块肉不成?能比江山稳固更重要?
老朱对孙子这套既想削藩又怕担恶名的扭捏作态,感到了极度的失望和鄙视。
朱及第的分析还在继续:“然而,朱允炆和他手下那‘三傻’合起来堪称‘建文四傻’的团队,却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人心,尤其是军队的人心!”
“他们虽然把北平都指挥使司的最高长官换成了自己人,张昺、谢贵也确实对建文帝忠心耿耿。但是!北平的守军、各级的中下层军官、乃至普通的士兵,很多都是在燕王朱棣手下干了十几年的老兵!他们跟着燕王出塞打仗,出生入死,对燕王的能力和威望佩服得五体投地,感情深厚。在他们心里,燕王可比南京城里那个没见过面、只知道瞎指挥的新皇帝,以及空降来的都指挥使,要亲近得多!”
“于是,当张昺、谢贵拿着朝廷的旨意,准备对燕王府动手时,问题就来了……”
就在此时,天幕上又是一条金色的打赏飘红猛地窜出:
【网友‘考据细节控’打赏飞船x2并留言:Up主顺序有点问题!是燕王派往南京奏事的使者(百户邓庸)在应天被朝廷抓获,经过齐泰等人的严刑拷打,最终屈打成招,供认了燕王‘谋反’的‘罪状’。朝廷这才有了‘确凿证据’,下旨给张昺、谢贵,命令他们捉拿燕王及其官属!】
这条飘红刚刚显示完,还没等众人消化,紧接着又一条更加惊悚的飘红弹了出来:
【网友‘洪武朝法医’打赏航母x1并留言:以洪武爷建立起来的锦衣卫办案水平和手段,什么人到了应天诏狱,都得乖乖‘认罪’,区别只在于能扛多久而已!】
这条飘红似乎引发了连锁反应,第三条迅速跟上:
【网友‘制度史学者’打赏跑车x3并留言:纠正楼上!锦衣卫在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后就已经被裁撤了!洪武三十一年和建文朝,是没有锦衣卫这个机构的!】
但立刻就有第四条飘红进行“反纠正”: